![]() |
重慶市政府電子政務中心主任馮駿通報有關情況。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12日14時59分訊(記者 伊永軍 劉艷)在今(12)日召開的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政府電子政務中心主任馮駿介紹了我市發展線上管理,提供線上政務服務的有關情況。
據馮駿介紹,近年來,我市聚焦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把推進政務服務“渝快辦”作為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開展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探索與實踐,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建平臺。構建起融合了全市60多個市級部門、3600余項政務數據資源,“縱向四級貫通、橫向全面聯通”的“渝快辦”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基本實現了網絡通、數據通、業務通,為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提供了基礎平臺支撐。
做標準。大力推進全市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標準化建設,制定發布7項“渝快辦”地方標準,按照國家要求,堅持“四級四同”原則,通過清權、核權、曬權,全面梳理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各級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標準化上線運行,實現了政務服務“統一平臺辦理、統一標準服務”。
抓監管。在市政府辦公廳設立“渝快辦”效能監管中心,建立“日掃描、周調度、月通報、季分析、年考評”工作機制,對審批事項進行全流程、全要素在線跟蹤監管,從服務方式完備度、服務事項覆蓋度、辦事指南準確度、在線服務深度、在線服務成效度等五個方面對區縣、市級各部門網上政務服務能力進行評估,倒逼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職能部門優化改進服務。
馮駿表示,總的來看,目前我市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已取得階段性積極成效。截至目前,“渝快辦”注冊用戶已超過1100萬,網上辦件總量超過7200萬件。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我市充分發揮“渝快辦”平臺作用,及時發布疫情期間國家和我市出臺的幫扶企業政策措施,推動更多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積極引導辦事企業和群眾通過“渝快辦”網上辦事大廳或移動端、支付寶、微信小程序等線上服務渠道,進行網上咨詢、網上預約、網上辦理,推出“郵寄辦”“預約辦”等服務模式,避免了人員聚集,實現了“不接觸”辦理,有效滿足了企業和群眾的辦事需求。上線“渝康碼”申領服務,對接國家防疫健康信息碼,實現了“渝康碼”全國通行。疫情期間,“渝快辦”平臺共接受企業群眾查詢服務179萬件,受理服務申請48.2萬件、辦結47.6萬件,服務事項網上辦比例最高超過95%。隨著區縣和市級部門線下服務大廳陸續復工,目前網上辦的比例保持在83%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