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陽網訊(記者 王彬彬 趙曉龍)“汪大爺,要挑選生長健壯的上部枝條作為壓條,枝條上應帶有3至4個分枝,并不是每一根枝條都可以的。”3月8日,由縣人大機關派駐到盤龍街道旺龍村的駐村工作隊員來到該村無花果示范基地,指導果農汪大新對無花果樹規范壓條。
汪大新今年84歲,家里種了幾畝無花果,其中有1畝無花果品種較好,鮮果每公斤可賣40元。但由于果子沒有得到科學管護,導致果子個頭較小,去年汪大新被商販忽悠,以每公斤2元的低價賣出。駐村工作隊了解到情況后,決定上門指導老人管護無花果。
![]() |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縣人大機關駐村工作隊員結合旺龍村地理條件,幫助該村發展86.7公頃無花果、46.7公頃脆香李,初步形成山地高效農業體系,讓近1000名群眾“脫得了、穩得住、能致富”。
駐村工作隊在走訪中了解到,雖然全村的產業規模已初步形成,但由于村民缺乏科學的管護技術,導致果子的品質和產量沒有達到預期效益,商販對全村的果子壓價收購,直接影響村民的收入,同時嚴重影響村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
為了提高果子的品質,從去年7月以來,駐村工作隊成員組成技術指導工作組,全面學習并掌握了無花果、脆香李等主導產業的管護技術,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果農管護果樹苗,幫助果農增收。截至目前,5名駐村工作隊成員已為該村700多名果農講解無花果和脆香李修枝、施肥等正確管護方法,被村民親切地稱為 “田間保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