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發布會|以線下教育為主、線上教育為補充的教育生態將長期存在并不斷壯大
3月12日,重慶市召開第四十七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鄧沁泉對全市線上服務中教育方面的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 |
近年來,市教委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著力打造了三個平臺。一是重慶市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二是重慶市職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三是重慶市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
鄧沁泉介紹,這三個平臺的打造及運營,為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線下教育和線上教育的融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當中,已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在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全國普遍開展了線上教育,重慶市利用三大平臺開展線上教育,發揮了大用場,起到了積極的教育作用。
截至目前,在重慶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平臺上,已累計上線課程達到948門,已被65所市內高校、1618所市外學校和單位選用,注冊師生用戶達143萬余人,累計訪問量突破2.3億人次。近期,該平臺已被教育部確定為在疫情防控期間支持高校在線教學服務課程平臺。
在重慶市職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現有精品課程50門、專業資源320門、通用性基礎資源積件3267個,累計訪問量達35萬人次。
目前處于建成試用期的重慶市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在疫情防控期間及時面向全市中小學提供線上教學服務,目前擁有數字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軟件資源600余個、微課資源2800余個、同步課程資源60萬余條,注冊用戶突破406萬人。
鄧沁泉提到,在打造和使用好三大平臺的同時,市教委還特別加強了校外教育培訓的規范。按照國務院和教育部的有關文件精神,我市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關于開展校外培訓的通知,促進了校外線上培訓市場規范有序發展。
接下來,市教委將不斷夯實教育信息化基礎條件,持續深化市級教學平臺應用服務,出臺政策引導線上培訓健康發展。
鄧沁泉表示,線上教育平臺的發展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同時為終生教育提供了一條寬闊的大道,今后以線下教育為主,以線上教育為補充的教育生態將長期存在,并會不斷壯大發展。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陳翔 王梓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