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陽網訊(實習生 鄧庭庭)近日,沙市鎮為把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工作落到實處,組織各村、鎮轄各單位干部及群眾積極參與全域無垃圾集中攻堅綜合整治活動。
沙市鎮由于受境內地形條件限制,群眾居住分散,陳年垃圾多,增加清理難度,為突破深度清理難的瓶頸沙市鎮合力整治,建立了以點帶面、縱深推進的工作措施,從鎮政府駐地、街道、村內主干道、文化廣場等重點區域開始,配備保潔員、動員黨員干部帶頭開展日常清潔維護,逐漸將清理范圍擴大至背街小巷、組內小道及農戶莊前屋后。截至目前,鎮政府與商戶簽訂門前“三包”協議100多份,為其配備垃圾箱150多個,垃圾清運車按時清運。全鎮9個村共動員人力350多人次,出動三輪等10多臺次,全面清理了路邊、溝邊、房屋周圍以及田間地頭的生活垃圾等,使全鎮農村環境衛生產生了明顯改觀。
農村群眾環保意識相對較弱,垃圾隨意丟棄、柴草隨意堆放現象普遍存在,對清理農村垃圾、改善人居環境重要性認識不足,為突破觀念轉變難的瓶頸,沙市鎮開啟一場持久宣傳戰,多次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傳達各級關于改善農村環境衛生的工作安排,明確責任,從鎮村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入手,破除“農村環境衛生歷來就是那個樣子”“垃圾天天清天天有”的錯誤觀念,統一思想,增加改善農村環境的決心和信心。同時,把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與其他重點工作深度結合,動員鎮村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幫扶干部利用進村入戶機會,采取召開會議、張貼倡議書、發放宣傳資料、面對面口頭講解等形式,宣傳開展人居環境工作的重要性,轉變了群眾思想觀念。
“辛辛苦苦三四天,一風回到清理前。”這是干部群眾在清理結果遭到大風毀壞時發出的感嘆。然而,人為破壞更是主要因素,隨意丟棄生活垃圾、傾倒牲畜糞便使整治的環境衛生難以長期保持。為突破效果保持難的瓶頸,沙市鎮建立了黨政領導月巡查制度,不定期開展走村入戶,發現垃圾清理不徹底情況,立即拍照取證通報批評,確保農村環境衛生能常清理、長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