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云陽網訊 (記者 劉興敏)“產業發展到哪里,我們就把路修到哪里。”4月8日,曾擔任過泥溪鎮協合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的白俊說。
白俊原是交委副主任,2015年在扶貧工作中擔任協合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要致富,先修路”,一個交通人早就明白這個道理,在駐村工作中, 白俊利用各種人脈關系,組織、指揮硬化村級公路15.5公里,鄉村公路橫穿整個鄉村,一條條連接路通向每家農戶,同時,村里還投資400余萬元,新修園區道路3公里,建設牡丹園500余畝。
在牡丹園區,人行便道縱橫交錯,園區種植的白牡丹、黑牡丹、二橋等牡丹花競相開放,在明媚的陽光下顯得十分富貴、堂皇,園區內的軟籽石榴長勢喜人。
該村地處潭獐峽風景核心區,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老百姓有100多年種植藥材的歷史,在脫貧攻堅中,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一道,經過反復調研,廣泛收集老百姓意見和建議,決定發展牡丹、石榴、烏梅、黑木耳等產業,老百姓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參與種植、管理。目前,該村種植牡丹500余畝,烏梅800余畝,黑木耳2.4萬椴。
據了解,牡丹花可供觀賞,牡丹入藥,間種軟籽石榴,可讓賞花期更長。牡丹花期從3月下旬開始到4月中旬結束,進入5月,石榴花也將陸續開花。
“有花自然香,產業發展好了,不怕沒人來。”重慶軌道集團派駐該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羅強滿懷信心地說,“截至目前,縣城及周邊鄉鎮來賞花觀景的游客大約有1.7萬人次,牡丹園區周邊的幾家農戶嘗到了增收的甜頭后,也開起了農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