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訊 (記者 吳剛)順延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有效期、用技術服務平臺助力傳統餐飲門店開展網絡經營、對口罩等醫用物資生產企業實行應急審批、對大米等生活物資生產企業實施告知承諾試點……2月22日,市市場監管局、市藥監局、市知識產權局聯合發布疫情期間支持企業復工復產43條措施,從網上辦理、實行容缺受理、開辟快速通道、放寬許可期限、優化技術服務、實施包容監管、支持保供穩價等7個方面著手,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減少“面對面”,是一攬子舉措中的亮點。據介紹,我市將運用“渝快辦”、開辦企業“一網通”等平臺,在網上受理企業注冊登記申請,新增本市企業法人股東投資新設公司“無紙化”辦理功能,推進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掌上辦”;運用“渝快辦”等平臺網上受理食品生產許可、食品經營許可、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申請。
受疫情影響,有企業無法提供完整手續,怎么復工?別急,我市允許容缺受理。其中,對具備申辦工業產品(食品相關產品除外)生產許可證生產條件,但企業暫不能提交1年內符合要求的產品檢驗報告的,經企業承諾在相應時限內補交后,直接審批發證。
申請變更、延續食品(保健食品)生產許可,且產品配方、生產工藝、設備布局、標簽說明、技術要求等生產條件未發生變化的,經企業承諾后,免于現場核查,直接審批發證。對食品相關產品實行告知承諾制,對大米、掛面、小麥粉、咖啡及其制品等低風險食品開展告知承諾試點,對符合條件的實施“先證后查”。
疫情期間,特事特辦,我市專門開辟了快速通道。例如,對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生產銷售企業登記事項,市場監管部門必要時上門服務,第一時間了解企業需求、安排專人跟蹤、辦好營業執照。
又如,對醫用口罩、防護服等應急物資的醫療器械產品注冊、生產許可和檢驗檢測等實施特別措施,實行應急審批,合并產品注冊及生產許可證檢查流程,同步執行加急檢驗檢測程序,同時認可企業的部分自檢報告。
許可證要到期了,是不是只能停產?不一定。此次出臺的舉措明確提出,企業受疫情影響未能依法及時申請辦理變更、注銷登記的,可延期至疫情解除后1個月內辦理。疫情期間工業產品(食品相關產品除外)生產許可證有效期屆滿的,有效期順延到疫情解除后第30天止,紙質證書無需更改,必要時由所在地區縣市場監管局為獲證企業出具有效期順延證明。
這次出臺的優惠舉措,還有包容監管。例如,疫情期間和疫情解除后2個月內,對檢查中發現已獲得健康證明的食品從業人員未重新進行體檢并取得健康證明的,市場監管部門免予行政處罰;疫情防控物資生產經營企業擬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加快核查,盡量規范,暫緩處置。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還將通過技術服務,助推企業更好復產。例如,我市將建立完善防疫用品國內外標準專題數據庫,收集整理標準信息,及時公布標準題錄,為社會提供網上查閱服務;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助推復工復產企業實現防疫控制和精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