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陳愛玲)“鄭組長,你幫我看下這個社保要怎樣辦喲!”9月26日,記者來到江口鎮向家坪社區鄭方明家中,村民文玉珍正在他的家中向他請教。鄭方明一直擔任向家坪社區12組的組長,村民們一有事情就喜歡找他幫忙,他也非常耐心熱情地去幫村民解決問題。
鄭方明從1978年參加工作,就一直在基層為群眾服務。工作中,他一直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主動耐心地為村民們解決問題。“鄭組長人太好了,非常熱情,哪一家要是有事情找到他,他總是跑前跑后地幫忙。而且那年洪災,是他救了我們大家的命啊!”說起鄭方明,向家坪社區的村民們都為他豎起大拇指。
2014年,一場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席卷江口,向家坪社區一下陡增了數十處地災隱患點。鄭方明心急如焚,他馬上打電話聯系社區,并主動承擔險情監測任務,冒著大雨挨家挨戶通知村民要提高警惕,做好應急避險準備并隨時可以撤離。
9月1日12時15分,向家坪社區13組山頂的樹木開始歪歪倒倒直往下溜,山體出現松動跡象,直接威脅到山下12組45戶村民,轉移迫在眉睫。鄭方明當機立斷,隨手抓起身邊的銅鑼,立馬沿途大聲通知群眾:“快跑,垮山了……山體要滑坡了,你們快點跑啊!”
在鄭方明指揮下,壯年人背著老人,婦女牽著孩子,艱難地向安全地帶轉移。第一批村民第一時間順利轉移至安全地帶。鄭方明擔心因為雨聲和雷聲掩蓋了他的聲音,他又挨家挨戶查看。全身被雨淋透了,鞋子也不知在哪兒掉落了一只,但他渾然不顧,依然頑強地走在泥濘的田間小道上,逐一叫起每戶村民,告知險情,幫助他們實施轉移。
山體即將滑坡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危急時刻,鄭方明顧不上自身安危,又指揮帶領11名較年輕的村民一頭扎進地災威脅區,仔細搜索是否有未來得及轉移的群眾。
剛轉移完群眾,鄭方明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只聽“轟隆隆、轟隆隆”一陣陣巨響,一大團塵土沖天而起,后面的山體就席卷而來,數不清的大型巖土混合滑坡傾瀉而下。從發現險情,到安全轉移全部群眾,短短的半個小時,熟悉的山野已經面目全非,洪水夾雜著泥石洶涌而來,一棟棟房屋瞬間被夷為平地。
望著半小時前還充滿生機的家園,轉眼之間就變成了一座座廢墟,無助的村民們圍著鄭方明欲哭無淚。鄭方明揮舞著雙手,安慰和鼓勵大家。
為了防止部分村民們因舍不得丟棄埋在廢墟下的財物,可能擅自回到滑坡區的情況,鄭方明又安排專人值守,并拉上警戒線,確保轉移村民的安全。
在抗擊暴雨的三天時間里,鄭方明基本上沒合過眼,困了打個盹,渴了喝上幾口礦泉水,餓了啃幾口干糧充饑。他用熬得紅腫的眼,磨出血泡的腳,無聲地激勵和感染著參與抗洪搶險的每一位人。
鄭方明在洪災來臨的危難時刻,不顧個人安危指揮轉移村民188人,避免了重大人員傷亡。2015年10月,他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在他看來,只有大家安全他才安心。
“其實我沒有啥功勞,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事情,我覺得最大的功勞應該是參與抗洪救災的所有人。特別是在洪災發生后的一個月,縣里、鎮里的干部不顧辛勞帶領著群眾對災區進行消毒、恢復基建等,非常辛苦。”說起當年的事跡,鄭方明非常謙虛。
一心為群眾,處處做好事。發生洪災時鄭方明已經65歲了,但他卻還是活躍在一線為群眾辦實事。村里道路被沖毀了,他義務幫著村民修整道路;村民家里收莊稼人手不夠,他幫著出力;村民家里有事,他幫忙著張羅……
如今,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向家坪社區村民們的家園已經重建,修建了新的居民點,居民點還配有廣場、公共廁所等配套設施,村民都住上了嶄新的樓房,居住環境越來越好。當初被洪水沖毀的地方也被修整成了一畝畝良田,種上了莊稼,村民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
“黨的政策好啊!祖國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鄭方明看著村民們過上了舒適的生活,非常開心,他欣慰地說今年自己可以退休了。
在鄭方明的影響下,他的兒子接下了接力棒,在向家坪社區做起了一名基層干部,傳承著他的精神,為老百姓們做實事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