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區縣、市級部門和單位負責人圍繞集體調研考察學習發言" />
重慶日報訊(記者 戴娟)這是一次學習取經之行,也是深化合作之旅,是一次找準差距之舉,更是增強信心添動能之策。一周前,我市黨政代表團赴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集體調研考察學習。
學習考察不僅要用心學進去,還要用情講出來,更要用力做起來。經過一周的認真思考,7月17日,我市舉行集體調研考察學習交流會。部分區縣、市級部門和單位負責人圍繞集體調研考察學習談體會、找差距、話發展,實現以學促思,以學提能,以學促行的目的。
學習取經感觸深
正值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的關鍵時刻,市委組織直轄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黨政代表團,赴廣西、四川考察。調研考察學習不僅開闊了眼界視野,看到了差距短板,又學到了好思路好做法。
渝中區正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渝中區委書記黃玉林對成都市集聚高端要素發展現代服務業結構優、效果好印象尤其深刻。他說,成都市以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為抓手,推進中心城市能級提升,金融、商貿、專業服務、數字經濟、文旅等產業發展特色明顯,高端要素集聚程度高。特別是遠洋太古里特色街區,春熙路步行街以及城市商圈建設、產業形態創新、文商旅融合促進等方面思路廣、水準高、舉措新,是渝中區學習的榜樣。下一步,渝中區將利用發揮好主城核心區優勢,抓住解放碑建設國家步行街機遇,持續深化國家現代服務業試驗區建設,提升渝中現代服務業發展能級。
結合自身的職能職責,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聶紅焰對廣西欽州港、成都國際鐵路港的物流發展情況做了剖析式的學習。她將兩地經驗總結歸納為“四個聚焦、四個提升”,即聚焦資源整合,提升了運營管理水平;聚焦發展瓶頸,提升了多式聯運水平;聚焦信息聯通,提升了互聯互通水平;聚焦政策疊加,提升了政府引導水平。
結合重慶目前正在加快建設出海出境大通道、構建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支撐相關工作,聶紅焰表示,我市將著眼于暢通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物流樞紐大平臺、構建全球物流大網絡、提升市場主體大能力、優化物流發展大環境,吸取兩地經驗,出臺系列方案措施。
“一路看、一路學、一路思,感受很深、啟發很大。”令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局長董建國印象最深的是,兩地把山水風光融入到城市規劃建設,讓寶貴的自然資源為人民所共享。廣西邕江綜合整治,保護自然生態及河勢,江邊建筑后退,公園綠島蜿蜒點綴,江暢、水清、岸綠、景美,可見、可達。天府新區將公園形態和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把水系、綠地、農田等自然資源融入城市規劃,以大尺度的生態廊道區隔城市組團,促進自然資源城區化景觀化,市民可進入可參與。
董建國說,兩地的做法啟發我們,城市規劃建設要以自然為美,堅持產、城、景“三融合”。但對大尺度的綠地綠道、大面積的人工湖,不能簡單照搬。重要的是學習公園城市的理念,樹立新的自然資源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規劃建設;樹立新的生態財富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自然生態,是人們的向往,是發展的最大資本;樹立新的生態政績觀,保護自然、修復生態,歸根結底是要讓人民共享,不斷增添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明晰差距補短板
此次考察調研,也是重慶黨政代表團成員結合工作實際,以問題為導向,審視重慶發展差距之行。
“打造重慶文旅升級版,必須堅持問題導向,主動取長補短,持續固強補弱,才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市文化旅游委主任劉旗在成都考察時,通過親身體驗、實地考察、反復交流,深刻認識到重慶文化和旅游這幾年雖然迎來一波“旅游熱”,但相較于四川、廣西等兄弟省區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如在發展夜間休閑旅游方面,成都市以川劇表演為主的戲曲類節目《蜀風雅韻》每天晚上八點開演,上座率平均在80%以上,受到旅游者好評,該演出做到了既復興川劇經典,又帶動夜間休閑旅游,促進了旅游消費。
“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劉旗表示,提高旅游消費水平,重慶要加快轉變依賴“門票經濟”“船票經濟”的傳統模式,做優做精做深產業鏈,加大文旅惠民力度和國際化營銷力度,提升游客消費質量和過夜游客比例。“打造重慶文旅升級版,必須堅持‘冷思考’,在直面問題、正視差距中,化壓力為動力,努力走出一條靠質量、靠品牌、靠內涵、靠服務的發展新路。”
對比兩地發展,考察團明晰了差距和發展的短板,強化了“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
“成都市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展現出的人文美、自然美、形態美,讓我們深感差距大、任務重。”萬州區區長盧勇表示,萬州區將真學真用、真抓實干,大力實施城市提升行動、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傳承文脈、融匯美學、突出生態,精心打造、精致建設、精細管理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市民更向往。
增強信心添動能
大家在認清自身不足、找到差距的同時,也看到了自身優勢和機遇,增強了信心。大家表示,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借鑒廣西、四川經驗,沉心靜氣做好重慶的事情,奮力譜寫新時代重慶發展新篇章。
“作為重慶的開放大區,沙坪壩開放平臺眾多、開放資源富集。”沙坪壩區委書記江濤表示,沙坪壩將進一步強化大區意識、擔負大區使命,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擔好開放重任、當好開放尖兵,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全市開放大格局,緊扣構建出海出境通道體系、提升開發開放平臺功能、集聚外經外貿產業集群、探索創新創造體制機制、打造宜居宜業城市環境五大抓手,高水平建設國際物流城,全力推動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努力在服從服務重慶發揮“三個作用”中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見賢思齊方能后來居上。”重慶保稅港區董事長唐林表示,這次川桂之行,學習到川桂高起點謀劃對外開放的安排部署、高標準建設對外開放的框架體系、高質量推進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重慶保稅港區將抓住新一輪渝川桂合作帶來的發展機遇,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充分發揮區位、政策、體制等多方面的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共建,創新推動加工貿易產業發展,傾力打造中新元素國際商貿物流園,持續完善以人為本的社會化服務,努力以高質量發展帶動高水平開放,助推重慶在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打頭陣、做先鋒。
深化合作促發展
學習取經之行也是深化合作之旅。廣西打通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為推動渝桂合作共建“一帶一路”構建物流大通道、產業大走廊;川渝“2+16”系列合作協議推動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孕育世界級創新企業、創新平臺,加快形成發展新動能。
地處成渝城市群腹地的榮昌,承東啟西。此次簽署的川渝合作系列合作協議中,榮昌簽署了3個協議。“這進一步堅定了榮昌打造成渝城市群新興戰略支點的決心。”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表示,長期以來,由于重慶主城和成都市區兩座特大城市強大的吸附能力,出現了“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式”發展結構。榮昌將深化此次考察成果,把重慶末端變為開放前沿,與周邊市、區共同建設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努力在成渝城市群中部突出產業崛起。
黔江區委書記余長明表示,黔江處在成渝城市群、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的重要節點,將強化互聯互通關鍵作用,建成以“7干線2樞紐”鐵路網、“1環4射”高速公路網和武陵山機場為支撐的武陵山區綜合交通樞紐,打通連接珠三角的南向貿易通道。同時探索建立向西融合發展機制,構建借道中歐班列(重慶)的西進大通道,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成渝城市群建設,努力在重慶發揮“三個作用”中為一域爭光、為全局添彩。
建設陸海新通道,關鍵是互聯互通;推進成渝城市群發展,關鍵是協同合作。市交通局局長許仁安說,兩省區與我市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內涵、完善合作機制,共同加強政策溝通、交通聯通、經貿互通,有力推動了陸海新通道和成渝城市群建設。交通提質提速發展,必須合作共贏、協同發展,共同完善交通網絡,才能助推好內陸開放、區域協調。
從交通建設來看,許仁安表示,我市將聚焦大通道建設,加快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交通強國示范區,切實做到外聯要“通”、內連要“暢”。高鐵力爭年內開工渝昆、渝西、成達萬和渝萬高鐵,和四川共同規劃好成渝中線高鐵,同時加快推進蘭渝、沿江、渝貴等高鐵項目前期工作。公路方面將著眼打通一批斷頭路、瓶頸路,提速實施渝黔、渝遂、渝武等射線高速擴能改造,協同推進渝廣支線、南充至潼南至榮昌至瀘州等項目建設,織密高速公路網,助推陸海新通道和成渝城市群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