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訊(記者 左黎韻)7月11日,“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長江之變”網絡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
在此之前,“共舞長江經濟帶”網絡主題活動已連續舉辦了兩屆。本屆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重慶、湖北、上海、江西四個長江經濟帶沿線省市的網信辦承辦,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
“重慶地處長江上游,當前,我們正大力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讓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煥發新風采。”市委網信辦負責人表示,此次主題活動采訪團既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又有多個省級重點新聞網站,以及多家市屬媒體。他們將緊扣“長江之變”這一主題,用圖文、視頻、航拍等多種形式,深度報道重慶在努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的務實舉措和實際成效,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網絡輿論支持。
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里,采訪團將奔赴兩江新區、渝北區、忠縣、巫山縣等地進行蹲點式采訪報道。
相關新聞》》
采訪團走進兩江新區
“我看到重慶正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重慶日報訊(記者 左黎韻)7月11日清晨,兩江新區果園港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每天上萬噸貨物在這里裝卸,通過“鐵、水、公”多式聯運,與歐洲各國進行快速、方便的貨物交換運輸。當天,“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長江之變”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先后走進兩江新區果園港和數字經濟產業園,觸摸長江經濟帶的澎湃脈絡。
“就在幾天前,一輛從俄羅斯始發的中歐班列(重慶)抵達兩江新區果園港,全程只用了8天,比傳統的江海聯運節省了半個月左右的運輸時間。”重慶太平洋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浩自豪地說:“這趟班列運輸的是俄羅斯板材,是我們公司負責的物流項目。班列抵達果園港后,還將進行分撥,再通過水運運往其他省市。”王浩說,自從果園港實現“鐵、水、公”多式聯運后,他的跨境物流訂單增加了一倍。
采訪團在現場看到,占地面積約6000畝、岸線長達2800米的果園港,分為港口功能區、鐵路功能區和倉儲配套功能區,實現了港口、產業、物流三結合。
如今,向西,果園港通過中歐班列(重慶)直接連接中國大西北,串起中亞和歐洲;向東,通過長江黃金水道連接太平洋,可實現江海聯運;向南,可直通“陸海新通道”,面向我國南方沿海及東盟、南亞地區。
在果園港提檔升級的同時,我市高新科技產業發展也邁上了新臺階。
“無需看臉,只看穿著、體態、發型等也能識人。”在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云從科技的跨鏡追蹤技術引起了各媒體記者的興趣。
云從科技是一家運用計算機視覺、AI大數據等技術提供個性化、場景化、行業化的人工智能服務企業。云從科技成立于2015年,只用了不到3年時間,就成長為人工智能行業的“獨角獸”。
“跨鏡追蹤技術能在無法獲取清晰拍攝的人臉信息的情況下,通過跨鏡頭連續追蹤識人。”云從科技相關負責人向采訪團講解道,該項技術的準確率已首次達到商用水平,未來,可廣泛應用于視頻監控、智能安保、智能商業等眾多領域。
此外,活性炭養魚、虛擬試衣間……等多項“黑科技”也讓采訪團的記者們贊不絕口。
“從果園港到數字經濟產業園,我看到重慶正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希望未來,重慶能繼續發揮示范作用,積極參與到區域一體化和全球一體化中,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走深走實。”新華網記者游蘇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