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有必要重視以失眠癥為主的老年人睡眠障礙,這對保持充足的睡眠,促進身體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
夏季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勞出現哈欠連天、昏昏欲睡的現象。覺沒睡好,會讓人感到無精打采,食不甘味,神不守舍,長期失眠則更令人精神萎靡不振,還與軀體疾病,如高血壓、心腦血管病、內分泌失調、慢性疲勞綜合征等存在密切關系,夏季有必要重視以失眠癥為主的老年人睡眠障礙,這對保持充足的睡眠,促進身體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
進入更年期的人是睡眠障礙的高患群體。進入更年期以后,時常困擾著中老年人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睡眠障礙,很多老年人不易入睡、睡眠過淺、睡后容易驚醒、醒來后也不容易再入睡。有數據顯示,約有50%—70%的中老年人都有失眠的經歷。隨著年齡的增加保持高質量睡眠的生理儲備減少,活動量小、光照不足、喚醒閾降低、自主神經活動能力改變、晝夜節律改變等因素有關。此外,由于老年人發生各種疾病的頻率增加,也能降低老年人對睡眠質量的主觀評估。很多藥物會影響睡眠質量如抗精神病藥,如奮乃靜、氟哌啶醇及氯丙嗪;心血管藥物,如心得安、倍他樂克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現睡眠紊亂;喹諾酮類抗生素(如氧氟沙星)可引起焦慮、失眠、幻覺、噩夢或意識模糊。生理儲備降低、疾病負荷增加,兩者結合使老年人睡眠質量不佳的發生率較高。
老年人最常見的失眠多是情緒引起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容易產生悲觀情緒,遇到不滿意的事容易傷感;過于操心子孫的事,又力不從心,也會波及情緒;有的人身體出現某些異樣的感覺,便猜疑是不是患了什么疾病,或聽到別人患了什么病,自己也懷疑有了什么病等等。這些情緒波動都會使晚上心情不得平靜,難以人睡。同樣,遇到高興的事,情緒過于興奮,也會影響睡眠。老年人一旦出現暫時的失眠,不要為之急躁,千萬不要剛躺下不久就擔心是否能人睡,這樣越擔心就越睡不著。
當患者出現相關癥狀時,應到正規醫院神經科就診。睡眠障礙診治較簡單,多導睡眠生理監測是確診的主要手段。如果是原發性失眠,應以藥物治療為主,非藥物治療為輔。急性期應使用藥物盡快改善睡眠,減輕焦慮癥狀,如可用佐匹克隆幫助患者入睡,應用抗焦慮藥物減輕焦慮,并配合以心理輔導。在急性期過后應逐漸停用藥物,然后采用放松療法、認知行為治療等。如果患者患有多種軀體疾病,首先要治療原發軀體疾病,其次才可以使用鎮靜催眠藥物治療繼發的睡眠障礙。對于與抑郁相關的失眠,可選用鎮靜作用較強的抗抑郁藥,一方面治療抑郁,一方面改善失眠,可用米氮平、曲唑酮或文拉法辛。而器質性失眠常常見于老年人,患者多患有高血壓、帕金森病等,這時要選用不良反應較小的藥物,還要注意避免選用與原發疾病所用藥物有相互作用的藥。
?
責任編輯:
聶代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