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終于等到了這一天!第一筆傷殘補助金9.2萬余元到賬了。”近日,云陽縣龍洞鎮朝陽村2組村民張某兵激動地說。
這筆款項由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大鵬分局代為支付,跨越兩省,追討傷殘補助金長達10年。云陽縣檢察院駐龍洞鎮朝陽村工作隊憑借自己的專業優勢,歷時一年多,追回了這筆傷殘補助金47.6萬元,不僅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更成為重慶市與廣東省首例不經行政訴訟直接由社保基金先行支付的創新實踐。
2015年11月8日17時許,在廣東省深圳市大鵬灣區某防腐保溫廠海邊輸油平臺上,張某兵在8余米高的鋼管跳臺上進行作業時木板斷裂,張某兵從跳板跌到地上,經多家醫院搶救,撿回了一條生命,醫院診斷證明:張某兵胸11-12爆裂性骨折,脊椎損傷截癱。也就是說,當時年僅28歲的張家兵不能獨立行走,只能靠拐杖挪步。
張某兵一家7口,除父母媳婦外,還有一個10多歲的妹妹,兩個女兒分別不滿8歲和2歲,巨額的醫療費用成為嚴重的家庭負擔。2018年年初,妻子離家出走,讓這個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子女教育、基本生活都難以為繼。
2019年6月,經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勞動人事仲裁委員會調解,某保溫廠同意分四期賠償張某兵工傷費用85萬元。然而,張某兵只收到前兩期賠償款29萬余元,剩余的55萬元遲遲沒有下文。張某兵多次催促,但某保溫廠以各種理由推脫,順德區法院也因被執行人賬上無錢,廠里人去樓空,只剩1輛報廢車,最終以無可供執行的財產而終結執行程序,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2023年5月,云陽縣檢察院駐朝陽村工作隊入戶走訪時發現這一情況后,當即啟動“政策兜底+綜合援助+跨省聯動”三軌并行的幫扶機制:將張某兵一家3口納入農村低保;子女讀書啟動教育“雨露計劃”;駐村工作隊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一方面申請司法救助,另一方面根據人社部《社會保險基金先行支付暫行辦法》文件,尋求工傷保險先行支付的途徑。
2024年7月2日,龍洞鎮黨委政府、駐村工作隊等密切配合張某兵提交了工傷保險先行支付的申請,一并遞交了相關證明材料等。
2025年2月,張某兵收到了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大鵬分局的辦結文書:先行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以及生活護理費共計47.6萬元,并從2025年1月開始每月發放傷殘津貼和生活護理費。張某兵拿著決定書,回想十年來的心路歷程,流下了欣喜的眼淚。
這場“民呼我為”的實踐,正轉化為長效機制:云陽縣檢察院建立“檢察履職+駐村幫扶”聯動平臺,將法律咨詢、矛盾調解延伸到田間地頭;培育“法律明白人”、鄉賢調解員進駐村民小組;設立“法治惠民驛站”,實現法律文書代寫、遠程立案等“一站式”服務。讓法治成為鄉村振興的壓艙石,讓更多群眾感受到“法治陽光”的溫暖。
記者 劉興敏 李歆宇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