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法理情破賠償困局 傾心力行解十年難題
——云陽縣駐村工作隊為農民工維權撐起“保護傘”
春日里,走進龍洞鎮朝陽村二組,溫暖的陽光灑落在大山深處,村民們忙著農活,老人們愜意嘮嗑……目之所及,好一幅歲月靜好和美鄉村畫面。
但在村子的一角,張某兵的家卻有些冷清,缺少一些煙火氣:他獨坐門前,疲憊的眼神、身旁的雙拐、泛黃的病歷及維權材料分明寫著他的辛酸過往。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每個村民的幸福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色彩。
可十年前的一次意外,讓張某兵一家深陷困境,漫漫追賠路,希望一次次落空。好在云陽縣檢察院駐朝陽村工作隊及時伸出援手,聯合異地司法、人社等部門,歷經一年多努力,不僅讓他拿到了賠償,還開創了跨省民工工傷賠償未經行政訴訟而先行支付的先例,成為鄉村治理中用“法理情”思維開展駐村幫扶脫貧群眾的一個生動詮釋。
意外致殘陷困境 漫漫十載追賠艱
2015年11月8日,一個平常而又致命的日子,在廣東某防腐保溫廠工地,張某兵像往常一樣忙碌,卻不知命運的齒輪已悄然轉向悲劇:因安全疏漏,他從8米多高的架子上墜落,導致胸部骨折、脊髓損傷,下半身失去行動能力。
后經三次鑒定,張某兵屬工傷,傷殘三級、生活自理障礙護理四級。依照法律,這本應是張某兵獲得賠償、保障后續生活的依據。然而,等待他的卻是剛剛開始的漫長追賠之路。
直到2019年6月,在勞動仲裁調解下,保溫廠同意分四期賠償張某兵工傷費用共計85萬元。
“僅收到前兩期29萬余元賠償款,剩余的55萬元沒有著落。”這一調解結果,讓張某兵似乎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以為苦難即將結束,但讓他始料未及的是事與愿違。
無奈之下,張某兵向廣東順德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調查后發現保溫廠無可供執行財產,只能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多次催促,保溫廠稱不是資金周轉困難,就是質疑賠償金額,總以各種借口推脫。”此后日子里,張某兵拖著殘疾之軀四處維權,追債討債,無數次撥打保溫廠負責人電話,得到的卻是敷衍和推諉。
近十年來,追賠之路每一步都浸透著張某兵的血淚與無奈:家庭經濟狀況日益惡化,孩子的學費、老人的贍養、自己的康復都成問題;其妻在他出事后的第三年離家出走,曾經溫馨的家變得支離破碎。
駐村為民解難題 多方聯動破僵局
張某兵是駐村工作隊的脫貧幫扶對象。“張大哥,不管遇到有多大困難,你都不要灰心,我們一定幫你討回公道!”2024年3月,工作隊隊員下村走訪時,張某兵一家的遭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真的還有希望嗎?”張某兵聲音有些顫抖,十年來的失望讓他不敢輕易相信這突如其來的幫助能起多大作用。
為民解困,立說立行。工作隊迅速將張某兵一家的情況向縣檢察院作了匯報,以朝陽村駐村工作隊牽頭的專項工作小組為此迅速成立,一場為農民工維權的暖心接力賽拉開帷幕。
“這種救助是國家救濟行為。從本案來看,救助數額大概在3萬元左右。”接到任務,駐村工作隊仔細查閱卷宗,深入分析研究,幫他申請司法救助。
“對于這個家庭,司法救助也只是杯水車薪。”在協助張某兵申請獲得司法救助同時,駐村工作隊仍苦苦尋找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次偶然機會,人社部印發的有關社會保險基金先行支付暫行辦法文件引起駐村工作隊的注意。“根據該辦法,張某兵或許能申請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待遇!”這一政策發現,為解決張某的賠償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但實際操作起來,由于被告單位所在地、實際施工地、工傷認定地分別在不同地區,跨越三地,協調難度大。加之各地政策和執行標準不同,承擔先行支付責任單位難以確定。
面對棘手問題,駐村工作隊沒有放棄。他們迅速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兵分兩路展開行動。一路隊員負責通過各種渠道搜集三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政務平臺聯系方式,利用電話、郵件、傳真等方式,與相關部門逐一溝通,詳細說明張某兵案件情況。另一路隊員則負責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分析,逐一對接篩查,確定最有可能承擔先行支付責任的單位。
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奮戰,工作隊不辭辛勞多次往返于不同地區之間核實證據材料,終于從繁雜信息中鎖定了關鍵——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大鵬分局負責此案。
2024年7月2日,張某兵滿懷期待地提交了工傷保險先行支付申請。
然而,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大鵬分局告知:此類案件通常需先提起行政訴訟才能支付款項。提起行政訴訟,就意味著不僅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還需支付一定的訴訟費用,這對于早已負債累累、行動不便的張某兵來說,是無法承受之重。
“絕不讓張大哥再承受更多精神痛苦和經濟負擔!”工作隊暗下決心。于是,大家重新整理證據材料,將張某兵的工傷事實、家庭困境等情況詳細羅列,多次與大鵬分局溝通協調,從法、情、理角度分析解釋,爭取理解和支持。
2024年9月,好消息傳來:當地社保待遇科負責人告知,經過會議研究并報上級機關同意,考慮到本案申請人張某兵情況特殊,且無法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為最大化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決定適用直接支付。
這一決定,讓張某兵一家看到了希望,也讓所有參與此案的工作人員無比欣慰。
賠償到賬暖民心 美好生活開新篇
2025年2月7日,張某兵收到了來自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大鵬分局的辦結文書:先行支付款項總計47.6萬元,并從2025年1月開始每月發放傷殘津貼和生活護理費。
“錢到賬了,太感謝你們了!這十年,我都快絕望了。要不是你們的幫助,我真不知怎么辦。”當銀行短信提示第一筆9萬多元賠償款到賬的那一刻,張某兵激動得熱淚盈眶,雙手顫抖地撥通了駐村工作隊隊員的電話。
遲到了十年的賠償款,對張某兵一家來說,如一場春雨,滋潤了干涸的心田:有了這筆錢,張某兵可以安心康復治療,兩個孩子能繼續完成學業,老人也能得到更好照顧,破碎家庭重新充滿了希望。
為表感激,張某兵特意為駐村工作隊送來錦旗。“你們是我們家的大恩人。”簡單的話語,飽含著深情。
駐村工作隊的行動,不僅解決了張某兵的賠償問題,更在當地產生深遠影響。“通過這起案件,讓更多村民了解到了法律的力量和司法救助的溫暖,增強了他們依法維權的意識和信心。同時,也為其他類似案件處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為鄉村和諧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云陽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它彰顯了檢察機關在鄉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展示了駐村工作隊利用自身專業優勢為民辦實事的堅定決心和責任擔當。”
云陽縣檢察院駐朝陽村工作隊的隊員們表示,他們將繼續秉持司法為民理念,充分發揮檢察職能,積極關注村民急難愁盼,用法律武器為村民保駕護航,用溫暖關懷傳遞司法溫度,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貢獻更多檢察力量,讓每個村民都能在法治陽光下過上幸福美好生活。(記者 劉興敏 李充)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