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陽
一場以營商環境優化為底色的
民營經濟發展浪潮正澎湃涌動
以云為新能源、華盛泰玩具
為代表的工業企業正強勢崛起
在這片持續深耕的營商沃土上
民營經濟正書寫著
“萬商云集、向陽生長”的新篇章
優化營商環境
助企跑出發展“加速度”
裁片、繡花、車縫、包裝……3月13日,在水口鎮華盛泰玩具(重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企業各條生產線都在忙碌而有序地加緊生產。企業負責人介紹,今年企業一季度接到的訂單產值已經達到1500萬元。
華盛泰玩具是一家從事玩具加工的企業,主要生產毛絨公仔、休閑抱枕、毛毯等產品,以包裝、出口為主,2022年9月落地云陽投產。
實際上,華盛泰玩具落戶云陽,與云陽縣營商環境密不可分。2022年5月,泰華玩具(深圳)有限公司來云考察。云陽搶抓機遇,詳細推介了云陽,經過協商洽談,公司有意投資,計劃在水口鎮投資7500萬元新建毛絨玩具加工廠,投產后可實現年產1000萬只毛絨玩具,年產值達1.5億元,稅收達300萬元以上,可解決600余名勞動力就業。
2022年6月,華盛泰玩具落戶水口鎮夜合社區。根據安排,水口鎮經濟發展辦公室劉垚孚一直參與協調項目落地事宜,圍繞企業選址、租房、招聘等靠前服務,推動相關問題協調解決。
企業選址落地后,遇到了招工難。當地政府組建服務小隊,利用人、地兩熟優勢,助力企業招聘,化身宣傳員為求職者解讀崗位要求、工作流程和薪資待遇等,提高人崗匹配精準度。短短1個多月就為企業落實用工100余人。
“從項目簽約到落地投產,相關部門全程服務。良好的營商環境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從2022年5月開始正式洽談,6月正式通過審批,9月就落地投產,展現了‘云陽速度’。”華盛泰玩具(重慶)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友清說。
政務服務升級
90天投產背后的“云陽速度”
這兩天,在云陽縣工業園區人和組團的云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云為新能源)生產車間內,540名工人正加緊趕制發往全國的鋰離子電池。這家2021年落戶的企業,創下90天投產的“云陽速度”,去年產值突破1.3億元,成為云陽優化營商環境、培育民營經濟的生動注腳。
2021年云為新能源落地云陽,在“全生命周期服務”加持下,從零起步破解場地、裝修、用工“三重關卡”,三個月實現投產并創集團歷史最快紀錄。如今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穿戴、AI設備及醫療領域,交出了年產值破億的亮眼答卷。
云陽縣招商引資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李忠祥介紹,項目簽約后,通過組建項目服務工作專班全程跟進,針對企業獨特需求,量身定制個性化落地方案,提供一站式政務代辦,將原本數月的辦理流程壓縮至30天內完成。同時,還協助解決企業臨時辦公場地、水電氣供應及用工難題,確保企業快速建成投產。
“從簽約到投產僅用90天,創下了我們集團所有基地從裝修到投產最快的時間!”云為新能源總經理梅紅建感慨。企業落戶云陽時,政府專班7天協調兩臺1250kW變壓器落地,90天將廠房交付裝修,20天通過“立體招工”模式招聘百名技術工人。這種“全周期服務”貫穿企業發展,高效服務助推企業三年內產值突破1.75億元,產品全年將突破3500萬顆電芯產量。
在鋰離子電池智能化產線上,生產車間組長徐朝瓊正指導新員工操作設備。“3年前在公交站看到招聘廣告,現在月薪5000元,還能照顧老人孩子。”她的故事折射出民營經濟帶來的民生紅利。目前,云陽民營企業吸納就業人數占比達80%。
從簽約到投產僅用90天的背后,正是云陽有關部門甘當“店小二”,用“保姆式服務”,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澆灌出民營經濟蓬勃生長的熱帶雨林。2024年,云陽以制度創新激發招商活力,新設立12個招商外聯服務中心,構建起組建“九團兩處”產業招商制度。全縣實現到位資金146.82億元(含續建項目)、其中工業到位資金101.66億元;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23個、其中工業項目96個,億元項目20個;項目開工數、開工率均位居全市前列。
記者 譚啟云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