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重慶,一場由智能科技引領的變革正在悄然上演。
清晨的霧氣未散,一只通體銀灰的機器狗靈巧地穿梭在西南石化項目場站的管廊間開始巡檢。身處化工廠復雜環境,它淡定地擺動“小腦袋”判斷四周情況,“四足”快速做出反應,接連完成了原地360度轉彎、爬樓梯等動作。
這只由七騰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的防爆四足機器人,目前已應用于石油、化工等防爆作業場景。
“我們的產品自研率達96%,一經面世就訂單不斷,2024年國內銷售額達9億元?!痹摴酒髣澘偙O張喆介紹,企業海外訂單也持續增長,產品已銷往沙特、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家。
這樣的場景正在重慶多點開花。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實驗室,一種新型特種機器人不僅會“飛檐走壁”,還能為橋梁、隧道做檢測。
“這款‘空—壁兩棲橋檢機器人’具有飛行—吸附—爬行動作集成、抵近梁體檢測、后臺自動處理數據等功能?!碧胤N機器人研發部負責人劉興超表示,特種機器人的市場潛力廣闊,應用范圍廣泛。
風高浪急,無人機編隊精準定位落水人員,拋投救生圈;機動靈活且具有強大越野能力的機器狗攜帶可見光、紅外相機,對堤壩進行巡查。在長江防汛搶險綜合演練現場,同樣由哈工大重慶研究院研發的無人機編隊與堤防隱患巡檢機器狗悉數亮相。
研發人員介紹,這些裝備集成光學、力學、電磁和溫度等傳感器,通過自主路線規劃,能實現對堤防工程及周邊區域的自動巡查,有效解決傳統人工巡堤查險精度差、效率低、風險高等問題。
“作為制造重鎮的重慶,發展具身智能有較大優勢?!睆垎幢硎荆貞c汽車、摩托車等特色產業與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有不少共通之處,產業優勢疊加,將加速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商業化步伐。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人說,重慶已經具備發展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基礎,在人工智能和關鍵軟件方面,有中科云叢、馬上消費、哈工大重慶研究院等推出的大模型產品及算法;在機器人本體集成方面,重慶已誕生華數、七騰等一批本地成長的機器人企業。
這座以制造業聞名的城市,為何也能搶占智能產業科創潮頭?走進位于兩江新區的明月湖國際智能產業科創基地也許能找到答案。
紅梅吐蕊,碧波蕩漾,明月湖春意盎然。作為聚集著50余家高端新型研發機構的科創高地,不少科技創新創業團隊將這里視為“夢開始的地方”。
重慶致行未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發下一代出行工具的初創企業。今年1月,該公司剛獲得重慶市種子投資基金提供的100萬元資金支持。
公司創始人王世杰介紹,企業研發的電動露營車具有全地形運載能力,可以負載300斤重物上15度的斜坡,還能實現智能控速和翻越多變復雜的戶外地形。目前,他們的產品已在國內取得不錯的銷量,今年準備開拓海外市場。
這樣的創新加速度得益于產業投資政策的大力支持。明月湖國際智能產業科創基地構建了“人才—創新—產業—資本”的科創生態閉環,開展硬科技企業“0—1”的培育、孵化與投資。今年,該基地已有9個項目獲得重慶市種子投資基金的支持,投資金額達1190萬元。
不久前,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重慶市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確提出,鼓勵市級產業投資母基金、產業資本、社會資本以及有關區縣,用市場化方式組建具身智能機器人投資基金。
作為西部內陸地區,重慶高端科研人才數量與東部沿海地區存在不小差距?!拔覀兂R幰瞬牛嫦蛉珖嵝哉幸ㄔ菏吭趦鹊母叨巳瞬艌F隊,著力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兩江新區負責人說。
目前,已有31個院士團隊入駐明月湖國際智能產業科創基地,開展智能產業研發推廣。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智能終端處處長胡運良表示,重慶將通過技術攻關、開源發展、開放場景“三位一體”的方式,構建技術閉環、數據閉環和商業閉環的產業發展生態,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快速成長和迭代發展。(記者柳昌林、吳燕霞)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