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賀元河)在馮小艷身上有很多“頭銜”,除了縣政協委員,她還是云陽縣連年發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云陽渝商會常務副會長、云陽面業協會副會長。作為縣政協委員,同時也是“云陽面工”的杰出代表,近年來,她始終圍繞如何促進云陽面業長遠發展建言獻策。
從1995年用尼龍口袋裝著面機零件到湖北做面開始,今年已經是馮小艷從業的第30個年頭。30年風雨兼程,她和丈夫不僅通過自身的努力將一個小作坊變成了大工廠,也見證了無數“云陽面工”用辛勤的汗水實現了脫貧致富。30年世事變遷,她也逐漸認識到,在如今日趨規范且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以家庭為單位的小作坊終究成不了氣候。云陽面業要想長遠發展,必須將數以十萬計的“云陽面工”團結起來,走工廠化、品牌化的路子。工廠化有利于提高產品品質,品牌化可以實現產品溢價,增強云陽面業在全國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馮小艷并非紙上談兵,而是一步一步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馮小艷準備在渝北區建設一個面業產業園,目前正在和有關各方洽談合作事宜,預計明年項目就可以正式落地。按照她的規劃,可以由云陽國企牽頭和云陽面企共同成立新公司,在面業產業園內建設源頭工廠生產鮮面;在重慶主城區整合云陽人現有的鮮面作坊,將其打造成“云陽面”鮮面加盟店,由公司統一生產標準,統一生產工藝、倉儲、配送、銷售,所有門店統一標準裝修,真正形成“云陽面”品牌;在有一定的品牌效應后,向全國的鮮面作坊推廣這一模式。
今年的兩會,馮小艷的建議含“面”量依舊很高。她從品牌建設、產業鏈發展、銷售網絡構建、服務保障、宣傳推廣五個方面闡述了自己對云陽面業長遠發展的看法。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