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彬在云陽縣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建設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研判戰略方位 搭建四梁八柱 創新戰術打法
加快建設區域交通樞紐城市
云陽網訊(記者 李歆宇 樂陽)10月16日,縣委書記陳道彬帶隊調研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建設工作,并主持召開座談會。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強國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市委六屆六次全會和縣委十五屆八次全會工作部署,進一步研判戰略方位、搭建四梁八柱、創新戰術打法,加快建設區域交通樞紐城市,為加快實現“一地三區兩城”現代化新云陽建設目標提供堅實支撐。
縣委副書記、縣長李茂濤,縣委副書記甘露,縣領導楊志奇、曾郴、吳曉、李大武、彭武、晏永久參加調研或座談。
陳道彬指出,云陽區域交通樞紐城市是貫通黃金水道的咽喉,構建組群城市的支點,連接中部西部的紐帶,服務國家戰略的基地。
近年來,全縣上下始終堅持交通強縣戰略不動搖,高站位謀劃、高標準要求、高效率推進,凝聚起“大抓交通、抓大交通”的高度共識和合力,交通建設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要進一步完善對外大通道體系,加快構建立體綜合交通網絡,持續增強交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大干快上、唯實爭先,努力當好建設“一地三區兩城”現代化新云陽的“開路先鋒”。
陳道彬強調,開明開放研判戰略方位,充分認識建設區域交通樞紐城市的重要性必要性。
要從服務“重慶奮力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的定位”中深化認識,進一步從全國、全市大局中把握云陽建設區域交通樞紐城市的戰略地位和戰略使命,看清方位、找準定位、登臺站位,以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建設推動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要從協同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使命中深化認識,以交通為紐帶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的高效流動,促進區域間優勢互補,讓交通成為拉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不斷提升城市承載力輻射力帶動力。
要從加快建設“一地三區兩城”現代化新云陽的目標中深化認識,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同心協力辦好合作的事,發揮區位優勢,明確戰略定位,通過交通建設把云陽的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助推渝東北川東北一體化發展。
陳道彬強調,要精準精細搭建四梁八柱,以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和互聯互通為重點推進全縣交通大建設大發展。
要迭代升級交通專項規劃。樹立系統思維、開放思維、超前思維和利他思維,牢牢把握“人民滿意”這一根本目標、“保障有力”這一基本要求、“區域領先”這一關鍵坐標、“一體融合”這一發展規律、“優質高效”這一發展方向、“動能變革”這一大勢所趨的原則,以規劃的高水平推動交通的現代化。
要提速推進交通項目建設。圍繞“三快兩聯三突破”,一手抓大項目、構建外循環,一手抓小項目、暢通內循環,加快形成外聯內暢、快捷高效的現代化交通體系,早日實現對外“1236”交通出行圈,對內“半小時高速、一小時縣城”鄉鎮全覆蓋。
要全面促進交通融合發展。大力推動“交通+物流”多式聯運、“交通+旅游”快進慢游、“交通+制造”跨界合作、“交通+城鎮”協同共促模式,構建一體銜接的綜合物流體系、便捷舒適的旅游交通體系、創新協同的產業配套體系、高效融合的城鄉網絡體系。
陳道彬強調,要聚焦聚力創新戰術打法,全力推動云陽成為全市交通建設領域的主力軍生力軍。
要兩眼向上進規劃爭項目。主動對接國家和市級規劃,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匯報,提升項目策劃和包裝能力,加快策劃一批具有標志性、引領性的重大項目。
要聯動周邊建網絡促共贏。建立健全交通項目建設溝通協調機制,加強與周邊區縣綜合交通的規劃銜接,推動交通互聯互通,有效帶動區域產業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要凝心聚力強要素促保障。創新交通投融資改革和建設模式,積極爭取國家、市級資金支持,確保重大交通項目落地;要加大資金投入,統籌使用好財政預算資金、債券資金等,吸引社會資本參與交通建設,強化用地保障,統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和交通專項規劃,優化土地利用布局和結構。
要務實扎實強領導抓落實。加快組建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建設工作專班,統籌推進交通重大項目建設和交通網絡構建,研究區域交通樞紐城市建設“三個一批”工作機制,確保各項工作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推進。
李茂濤強調:
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積極搶抓國家戰略和政策機遇,以“十五五”規劃編制為契機,進一步找準發展目標、強化規劃引領,努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要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樹立“大抓交通、抓大交通”理念,銜接好交通建設與區域產業、公共服務、旅游發展,加快推動云陽交通大建設大發展。要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著力補短板、優結構、提品質,不斷優化交通運輸服務體系,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出行的需求。
會前,陳道彬一行還前往江龍高速公路復興長江大橋、復興港、縣物流集散分撥中心、云陽高鐵站等地,就江龍高速公路復興長江大橋、復興港、通用機場、黃石客運樞紐規劃建設推進情況和“郵運通”體系構建及云陽汽車客運中心運行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
縣有關部門、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參加。
新聞鏈接<<<
加快建設區域交通樞紐城市
奮力譜寫新時代交通強縣新篇章
建設區域交通樞紐城市,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服務全市“建設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的有力舉措,是實現“一地三區兩城”現代化新云陽建設的最大基礎,是人民群眾在高質量發展中過上高品質生活的熱切期待。
強縣富民,交通先行。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共建萬開云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目標定位,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全面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交通運輸服務體系,交通互聯互通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四橫一縱一聯線”高速路網結構初具雛形,基本實現了交通對經濟社會發展從“瓶頸制約”到“總體緩解”再到“基本適應”的轉變。
鐵路網加快構建
鄭渝高鐵于2022年6月正式開通,讓云陽融入全國“八縱八橫”高鐵網,“1小時重慶、3小時成都武漢、6小時北上廣”成為現實。
公路網不斷完善
全力完善和優化公路路網結構,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骨架為支撐、高速道口為中心、鎮鄉聯結為基礎的多層次公路網絡,半小時上高速鄉鎮占比提升到50%,一小時到縣城鄉鎮占比達到74%,村民小組通暢率和通達率分別達到98%、100%。
水運網加快優化
航道通航里程206.5公里,在三峽庫區排名第一;復興港納入《重慶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規劃》,港口規劃年吞吐能力為340萬噸。
航空網積極謀劃
積極爭取我縣航空運輸從無到有的新突破,云陽通用機場已納入《重慶市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
運輸服務持續提升
持續提升我縣與“雙城經濟圈”通勤便捷度,鄭渝高鐵直達17個省(直轄市);全縣公交線路總里程423.25公里,實現“四街四鎮”公交一體化運行;成功創建“城鄉三級物流體系示范縣”,成功爭取全市“郵運通”試點縣,全力打通物流運輸“最后一公里”。
交通產業蓬勃發展
全縣共有公路運輸企業104家,2023年全縣公路客運量達到534萬人次,貨運量達到572萬噸;全縣共有水運企業41家,船舶408艘,2023年水上客貨量達到26.5萬人次,貨運量達到2047.7萬噸,位居全市前列。
交通是經濟的“大動脈”。云陽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戰略地位,“一帶一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萬開云同城化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在這里交匯疊加,具有建設區域交通樞紐城市的良好基礎。云陽將搶抓交通發展新機遇,在發展大局大勢中找準定位,大干快上、唯實爭先,努力把交通藍圖變成美好現實,奮力譜寫新時代交通強縣新篇章。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