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左半邊身體都能活動了,這個藥還是很有用的。”近日,在縣中醫院住院部腦病科,患者劉先生正在進行康復治療,相較于前幾日,他的情況已經好了很多。
7月24日上午,家住養鹿鎮的劉先生起床后不久,正想拿起一旁的杯子喝水,誰料左半邊身體竟突然失去了知覺,差點就要倒在地上。
所幸就醫及時,他的病情沒有進一步惡化。當天下午,縣中醫院腦病科主治醫師張涌東在研判病情后,認為他應該是急性缺血性卒中(也即俗稱“腦梗死”),決定對其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在接受治療后的第二天,劉先生的身體情況就出現了好轉,不到四天,他就能下床活動了。
靜脈溶栓,顧名思義,就是通過靜脈注射特定的溶栓藥物來分解血液中的凝塊。這項技術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需要醫師熟練使用CT掃描以排除出血性卒中,并選擇合適的劑量和時間進行治療。目前在云陽縣內,只有縣中醫院和縣人民醫院能夠常態化開展此項技術。
作為縣中醫院的內設科室,腦病科還制定了具有中醫特色的康復訓練方案,針對病患的實際情況,先評定,后治療。以劉先生為例,他患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癥狀較輕,僅存在運動功能障礙,于是康復治療師便對他開展肩、肘、腕指間關節、髖、膝、踝等部位的被動訓練和主動訓練,并輔以針灸治療,這有利于患者盡早恢復身體運動功能。
除了靜脈溶栓技術和中醫康復訓練,縣中醫院腦病科還廣泛開展腦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視頻腦電、肌電、誘發電位、多導睡眠監測等特色診療技術。
腦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術是一種微創神經介入手術,手術時,主刀醫生在血管造影機的輔助下,通過股動脈或橈動脈入路,在導管、導絲、球囊的作用下,將支架放置在血管病變處,擴張狹窄血管、修復血管內壁,預防血栓形成、改善遠端血供,這是預防和治療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手段。
據縣中醫院腦病科主治醫師張涌東介紹,在他們近期的臨床實踐中,大部分適用此術的患者都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見的卒中類型,占我國新發卒中的 69.6%至72.8%。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間病死率為0.5%,并發癥發生率為 12.8%。
相較于靜脈溶栓術,腦血管造影及支架植入術不僅要求主刀醫生有嫻熟的處理技術,還離不開先進的血管造影設備,目前縣中醫院的該項技術在全縣處于領先水平,這對治療我縣的患者發揮了重要作用。
先進的醫療技術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設備支撐。近年來,縣中醫院腦病科聚焦人才和設備這兩個關鍵要素持續發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科室現有各類醫務人員23人,開放床位60張,配置了腦血管造影機、核磁共振、CT等先進醫療設備。依托先進的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縣中醫院先后成為重慶市中醫卒中聯盟成員單位、巴渝帕金森病聯盟成員單位、三峽神經內科專科聯盟副會長單位,具備較強的區域知名度。
縣中醫院腦病科主任、副主任醫師萬令表示,未來三年,他們將從學科建設入手,堅持中西醫結合發展,持續引進高學歷人才,提升神經介入技術,完成卒中中心、重慶市中醫特色??平ㄔO,爭創市級重點專科,以期更好地服務全縣廣大人民群眾。
(記者 賀元河 李妍)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