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治國必先齊家”,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可見家風建設的重要性。黨員干部的家風,是黨風廉政建設的“晴雨表”,也是社會風氣的“瞭望塔”,重視家風建設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作為青年黨員干部,要按照《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自覺培養廉潔自律道德操守,嚴私德、守公德、明大德,把廉潔要求貫穿日常工作之中,把家風建設作為自身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
廉潔家風“嚴私德”,繪就清白人生底色。蔡元培在《中國人的修養》中寫道:“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奔彝ナ巧鐣幕炯毎?,是個人成長的第一環境,是最能塑造人的精神長相的地方。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人之初皆為一張白紙,是家風繪就了人生的第一抹底色。在鳳鳴鎮黎明村有一處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彭氏宗祠”,該宗祠承載著彭氏家族流傳下來的32條家訓,其中的“化貪”、“崇儉”、“戒謀產”等多條家訓都能體現“清廉”二字。在彭氏宗祠家訓的影響下,當地的彭氏后人、村干部、黨員干部也都時刻謹記“廉潔家風”,戒貪止欲、嚴以自律,以實際行動做到“嚴私德”。在人生之初就打好“廉潔疫苗”,筑起正風肅紀防火墻,繪就清白的人生底色,為時代涵養清風正氣積蓄力量。
廉潔家風“守公德”,激蕩清明黨風政風。家風正則黨風清、政風廉。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黨員干部作為黨風之旗幟、政風之表率,要帶頭樹立廉潔家風,在浩然家風中涵養凜然作風,主動“守公德”,帶動形成家風純正、政風清明的良好局面。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同志給自己定下了三條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在當時為全黨同志正確處理公權和親情關系作出了榜樣。從楊震的“慎獨拒金”、包拯的“拘禮未開廉潔風”,到于謙的“清風兩袖朝天去”,無一不在傳頌清正廉潔。作為青年黨員干部,應以偉人之操處世,以常人之心律己,始終保持政治定力,繃緊紀律之弦,增強不敢腐的行動自覺;抵制誘惑之念,守住不能腐的思想底線;鞏固覺悟之基,堅定不想腐的理想信念。要正確對待公私、是非、儉奢、義利的關系,在欲望前知止,在行動上知進,做到對得起黨的期望和群眾的信任。
廉潔家風“明大德”,涵養清朗時代新風。“積善之家,必有馀慶”,從古至今,廉潔家風始終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一代代中國人的價值觀,激蕩引領著時代新風尚,凝聚起強大的正能量。福建東山縣委原書記谷文昌同志盡管已去世40多年,但谷家“兩袖清風來去”的家風仍在傳頌,當地干部群眾每年自發“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如此家風,不僅山高水長、光照后人,也讓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更加豐沛,讓廉潔家風的時代內涵更加豐富。還有“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焦裕祿,“一分錢的東西也不能要”的楊善洲……這些好干部無不是廉潔勤政的典型,他們能夠“嚴私德”,更能“明大德”。他們用“一身正氣、一生為民”的初心詮釋了“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責任和擔當,身體力行在弘揚廉潔家風中弘揚尚廉清朗、正道直行的社會風尚,涵養清朗的時代新風。
于人群中清醒,在獨處時堅定,廉潔家風始終是賡續紅色血脈、涵養時代新風的精神土壤。生在陽光下,長在清風中,讓我們永葆共產黨人的清廉本色,立足于日常工作點滴,為萬千家庭注入“廉”動力,弘揚廉潔家風,涵養時代“清”風氣。(陳倩)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