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務,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不久前,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個著力”的要求,“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關鍵少數”的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榜樣就像一面面旗幟、一座座燈塔,傳遞著向上向善向好的主流價值觀,引領著廣大群眾見賢思齊,在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中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
何為榜樣?有的人說,榜樣是那些時代的偉人們,是那些為國犧牲的烈士們,是那些有杰出成就的科研學家們。但其實,榜樣不僅僅是力挽狂瀾的強者,更是一個個在平凡崗位做出不平凡事跡的平凡人。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便是于平凡中見不凡的基層榜樣故事。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他們是追逐理想之光,扎根基層的守邊人。
1964年,24歲的魏德友響應國家號召,來到了薩爾布拉克草原的無人區,成為了草原上的“釘子戶”。他始終秉持“我為祖國守邊防”的堅定信念,巡邊護邊總里程達20多萬公里,被譽為邊境線上的“活界碑”。他說,在他守邊的50多年里,勸返和制止了臨界人員千余人次,管控區內未發生一起涉外事件,這是他“這輩子最自豪的事”。
“草原之子”廷·巴特爾憑著“讓牧民過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牧區近50年,探索出保護生態、發展經濟、促進增收新路子,讓牧民脫貧,讓草原變綠,使當地牧民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精神支柱,作為守邊人的他們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在這個平凡崗位上堅守著對祖國莊嚴的承諾,用無畏的精神詮釋著心中的愛國情懷,讓自己在基層的復雜環境中實現了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他們是逐實干之光,發展基層的奉獻者。
習近平總書記講道,“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放眼新時代,現在已經更多的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他人做出奉獻、為基層發展做出奉獻。
不論是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先后幫助約1800名貧困山區女孩考上大學、走出大山的“燃燈”校長張桂梅。還是不懼令人望而生畏的“麻風村”,在破舊不堪的土坯房堅持四十余載為180名麻風病人治病的李桂科。亦或是帶領村民歷時36年,靠著鋤頭和鐵錘建成一條“生命渠”,潤澤了當地1200多人,兌現了他“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錚錚誓言的“當代愚公”黃大發。
他們都傾盡一生把偏遠貧困的大山生活繪就成了一幅幸福畫卷,用數十年如一日的實干精神和奉獻精神詮釋了基層工作的意義,讓平凡的崗位閃閃發光。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最后我想分享的故事是關于我們水口鎮的“身邊榜樣”,他們是逐愛崗之光,一心服務群眾的身邊人。
“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個人”鄒德平堅守崗位40余年,解決鄰里糾紛、征地拆遷、民生訴求等各類實際問題三百余件,矛盾化解率達99%。他說“我熱愛這項工作,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我的職責就是從公平公正的角度出發,運用情、理、法去幫忙解決群眾問題。”他說“要認真做群眾的傾聽者,實事求是為群眾解決矛盾。”
“重慶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王立彬是水口鎮棗子村的村支部書記,他將“誠心為民,民必理解;真心為民,民必擁護”作為座右銘,讓棗子村從昔日出行難、用電難、看電視難、群眾矛盾多的落后村,變為一個基礎設施全面達標、主導產業枳殼蓬勃發展、集體經濟健康發展、民風民俗淳樸向上的良好村莊。
“中國好人”陳中是棗子村村委會的一名成員,他雖是村委的“小個頭”,但是身殘志堅,努力鉆研電商知識,為棗子村村民開創了電商之路,一年內經手的貧困戶農特產品銷售金額近23萬元,大大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
榜樣引領時代,初心燭照未來。榜樣是鮮活的價值觀,榜樣是有形的正能量。眾多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逐漸匯聚成了培育新時代主流價值觀的重要力量,凝聚起全黨全社會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干部,我們更應該以榜樣為標尺,積極傳遞榜樣故事,并把這種力量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能,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讓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綦婷)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