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宗祠坐落于盤龍街道活龍社區
始建于清宣統二年
距今已有110余年的歷史
是我國川東近代典型的宗祠建筑類型
走進這里
一段光輝歲月又再次重現眼前
今天的打卡古宗祠
讓我們沿著青石板的脈絡
探尋程氏宗祠的故事
從云陽縣城驅車三十分鐘,便來到了目的地——程氏宗祠,它隱藏在山間一隅,與云陽縣城隔江相望。若不特地來尋,我們很難發現這里竟隱藏著一座百年古祠建筑。風風雨雨百余年,這座祠堂依然高高聳立,守望著歲月變遷。
程德全出身云陽一書香世家,其遠祖是從湖北麻城移民到四川的。程氏家族曾經是云陽的一個顯赫家族,到程父一代時家道衰落,致使程德全幼年生活非常拮據。程德全30歲時以廩貢生身份入國子監讀書。1898年,赴黑龍江入副都統壽山幕。1900年,沙俄入侵東北,程德全受命赴前敵督隊,積極籌戰。1905年,擢升黑龍江將軍。1910年,調任江蘇巡撫。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江蘇宣布獨立,成立軍政府,程德全被革命黨人推為江蘇都督,成為第一位與清政府決裂,參加革命的清朝大臣。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程德全被孫中山任命為內務部總長......
程德全入朝為官后家庭境況有所好轉
將父母從家鄉接到身邊侍奉
程德全為官后
其父程大觀鑒于舊日窮困生活
推己及人
囑咐兒子籌集多年積蓄下來的養廉銀一萬兩
購買田地,周濟同族
希望讓程氏族中無一人挨凍受餓
雖經多年世事變遷,但程德全在云陽的履跡仍可追溯。他當年曾生活過的居所有兩處,都位于盤龍街道:一處是程德全先祖產業沙門寺,另一處便是程德全為官之后出資修建的程氏宗祠。
程氏宗祠始建于宣統二年,是程氏家族聚會的活動場所。程德全在外為官,但時刻不忘為家族的家風傳承進行建設和投資。他以多年俸祿,捐資修建了程氏宗祠。宗祠坐南朝北,整體呈四合院布局,面闊21.2米,進深23米,占地面積487.6平方米,建筑面積892平方米。其房屋結構為:前廳面闊5間,上下兩層,明間二層為戲樓,兩邊為廂房,分上下兩層各兩間,正廳面闊5間,分明間、次間、稍間,進深3間,抬梁式梁架,共9架梁,風火山墻硬山式屋頂,青瓦屋面。興建之初主要供程氏宗族人員從事祭祖等活動,并借此增加家族凝聚力、約束族人不良行為等。
沿著程氏宗祠往下前行
有一處摩崖石刻
在一處崖壁上
印刻有“濃陰遠映”四個大字
這是1908年程德全回鄉省親時親筆手書
程德全故里歷史資源頗豐,其中德全母親墓、程德全夫人墓,對研究渝東地區近代歷史發展以及墓葬形制的演變、葬俗有一定的價值。2007年4月4日,國務院下發《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程氏宗祠及程德全夫人墓、程德全母親墓均列為文物,登記在冊。2009年8月29日,云陽縣人民政府將程氏宗祠公布為第二批云陽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云陽縣完成了程氏宗祠修繕工作。
目前,我縣正以程氏宗祠、沙門寺、摩崖石刻等重要資源為核心,對整個程德全故里進行以點帶面的傳承利用,最大限度地保存歷史信息,以文化傳承助推鄉村振興,讓這座百年建筑再現昔日光彩。
記者 劉婷 夏紅芳 曹譯文(實習)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