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云陽縣了解到,近日,“云陽面工”鄉村振興勞務品牌已納入全市地方標準制修訂“蓄水池”。這意味著云陽鮮面產業進入標準化發展新階段。
目前,云陽人開辦的面坊已有6萬余家,從業人員達20萬人,遍布于全國31個省區市、200多個城市,每年創造產值上千億元,占據全國70%的鮮面市場。
不過,10多年前,“云陽鮮面”卻一度面臨危機。
云陽面業協會會長陳紹全介紹,該縣面業從業者多以家族式方式傳承技藝,并沒有嚴格而統一的制面技術標準,產品品質、口感存在較大差異,品牌形象缺乏辨識度和可信度。
因為缺乏標準化,云陽鮮面產業集中度較低,規模以上制面工廠數量極少。這些,都導致云陽鮮面的市場份額不斷縮水。
面對散而多、小而弱的局面,云陽縣開始探索標準化、規范化的發展新路。他們首先注冊“云陽面工”特色勞務品牌,成立面業協會,并制定了一套標準,對從業人員的資格、知識、素質、能力等進行指標評定。
經培訓、考核、認證等程序,云陽面工可獲初、中、高三個層級的專業證書。
在產品標準化方面,2022年,“云陽鮮面”團體標準發布實施。該標準對云陽鮮面的質量要求、工藝流程、生產環境、檢驗規則、標志、標簽、包裝、運輸和貯存等都作了規定。
在此基礎上,云陽縣市場監管局進一步強化標準引領,加大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共建成3個國家級、6個市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在農業和服務業領域形成了可推廣、可復制的標準化經驗。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