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整潔的房屋,掛滿枝頭的柑橘,老百姓臉上幸福的笑容……如今的云陽縣雙龍鎮竹坪村,已是集“全國文明村鎮”“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三品一標示范村鎮”“市級休閑旅游示范村”等殊榮于一身的實實在在的富裕村。
從開荒拓土到“因‘果’致富”
二十年前的竹坪村,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土地撂荒嚴重。為了生存,有勞動能力的青壯年基本都選擇背井離鄉,外出務工掙錢。
面對村上基礎設施薄弱、沒有主導產業、耕地幾乎處于閑置狀態的困境,當地鎮村干部有意改變這一狀況,但沒資金、缺勞動力卻成了大難題。
村支部書記和大家反復商議后,決定立足三峽庫區腹地紅土壤及海拔500米以下的天然優勢,靠山吃山發展種植業。經請示鎮黨委、政府,邀請專家充分調研論證,選擇了適宜竹坪村紅土壤、多霧小氣候等自然環境因素的柑橘品種——紐荷爾臍橙作為種植的主要品種。自此,一種靠水果產業發展的思路漸成雛形。
在鎮黨委“齊心協力,共渡難關”的號召下,“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產業模式逐步構建起來。在黨支部的帶領下,竹坪人喊著“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口號種下一棵棵致富的苗子,踏上了從傳統農業到特色農業的轉型之路。
從確定以發展柑橘特色產業為目標那天起,竹坪村黨支部就專心帶領全村老百姓按照技術高端化、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管理規范化、產業生態化的規范一心一意種柑橘,并通過專業技術團隊的培育、優秀年輕人才的回引、致富能手的選育,結合黨員主題黨日、田間講堂等形式傳播技術、選育能人、表彰先進。
竹坪人天天等、夜夜盼,幾年過去,終于等來滿山橘子樹結上了金果果,實現了從開荒拓土到“因‘果’致富”的轉變。
從“因‘果’致富”到融合發展
如今的竹坪村,家家都種上了柑橘樹,戶戶都受益于柑橘產業。全村9.6平方公里的土地種植柑橘8000余畝,品種從最初的紐荷爾臍橙,延伸到紅肉晚橙、晚熟沃柑等多個種類,年產量超過1萬噸,產值達8000余萬元,培育10畝以上種植大戶70多戶,一躍成為云陽縣柑橘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產值最高的村,實現了“建柑橘村,打柑橘牌,發柑橘財”的夢想。
現在的竹坪人,個個都能說出點柑橘管護技術來。考慮到季節不等人、部分家庭缺乏勞動力等因素,村支部還依托部分黨員干部、技術骨干成立了社會化服務團隊,為村里甚至鎮外縣外提供專業化技術服務,團隊人均年收入增加8000余元。
竹坪村的柑橘產業,實現了黨員集體帶動,社會化團隊互動,群眾手拉手共管,經濟效益共享的良好氛圍。柑橘成了竹坪人的致富果,柑橘產業鋪平了竹坪人的致富路,帶動了全鎮柑橘產業良性發展。截至目前,雙龍鎮已發展柑橘種植3.5萬畝,建成專家大院1處,建設設備一流的洗選中心1個,竹坪村選送的柑橘還榮獲重慶柑橘“果王”“綠色產品”等美譽。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勤耕耘中,竹坪人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眼看產業已走上正軌,竹坪人沒有固步自封,為進一步做大柑橘價值,竹坪村黨支部正在思謀通過“黨建+企業+集體+農戶”的模式,推動柑橘產業提能升級,并依托柑橘成片的優勢發展鄉村休閑旅游,促進產業與美麗鄉村融合發展。
當下,竹坪人正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宏偉建設目標,繪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生活畫卷。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