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視野放開闊些,把眼光放長遠些。”近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上,再次釋放出擴大對外開放的信號。
此前,重慶市委六屆二次全會也強調,唯有創新思維、振奮精神,才能解放思想、打開思路,以新迎新、革新立新。
無論是“把視野放開闊些”,還是“打開思路”,前提都是要解放思想。
思想先行天地闊,理念一變境界新。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已經說明,凡是能在發展中勇立潮頭,敢為天下先,都是因為有思想解放這個火車頭。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建設現代化新重慶面臨一個極為重要的發展命題是:堅持解放思想,沖出思想“峽谷”,以思想認識的新飛躍謀劃發展的新藍圖,以推動工作的新路徑開創事業的新局面。
▲風景秀美的長江三峽。圖源重慶日報
重慶有很多思想解放的故事,值得記憶和敘述。重慶長江大橋橋頭當年豎立雕塑的往事,就是之一。
1984年9月26日,人體藝術雕塑《春夏秋冬》在重慶長江大橋正式落成,這是國內第一次將人體藝術運用于戶外城市公共空間的雕塑作品。
今天看來司空見慣的雕塑,卻在誕生時掀起軒然大波,引發了數年的爭論,成為當時一個重要的文化事件。
在當時,展示人體藝術是對禁忌的突破,社會爭議較大。相關部門甚至發出紅頭文件批示,認為裸體雕像方案不妥,不宜采用。
遭遇封堵,創作組并沒有放棄作罷,而是爭取突圍。由此,一項涉及思想解放的艱難任務展開了。創作組成員在《重慶日報》寫下系列文章,通過藝術文化傳播,來打開禁錮的思想。
“突破禁區并不容易,那是要以極大的勇氣去冒風險的。但是,沒有勇氣就沒有突破,沒有突破就沒有藝術。”
相關文章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并在重慶掀起了一場解放思想的大討論。
雖然最終作品從全裸加上薄紗才得以通過,但藝術家打破禁忌的勇氣,重慶人民解放思想的討論,已經成為了重慶人的“精神地標”。
還有一則故事。
在改革開放初期,油畫《父親》以強烈的視覺效果和樸實的情感力量,打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
此前,油畫中的“父親”耳朵上,并沒有圓珠筆,但因一位美協的領導看后,覺得人物像一個舊社會的農民,不符合當代的主題。為應對這種思想保守的領導,羅中立特意加上了一個圓珠筆,點明他是一個“有文化”的農民。
這些故事說明:重慶并不缺乏解放思想的基因,也不乏改革創新的闖勁。過去如此,現在亦然。
▲重慶長江大橋橋頭雕塑《春夏秋冬》之秋。鄭宇 攝/視覺重慶
思想不解放,或是視野狹隘、認知缺陷,或是價值沖突、利益關聯。
不少人批評年輕人,卻對年輕人的想法并不清楚,只因年輕人表現出不同,就認為是“格格不入”,從而看不慣。
冷靜下來想,越是思想保守、思維固執,就越不懂得欣賞年輕人;越不愿意擁抱新潮流,也就越容易固步自封。
思想不開放包容,就跟不上新的時代。勇于向年輕人學習新思維、新技術,也是一種思想解放。
從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深圳,到近幾年的杭州,都是通過吸納有新理念、新思維、新技術的年輕人,讓敢闖敢創的精神成為城市精神內涵而崛起的。
不打破論資排輩的傳統,不改變陳舊基因,不相信年輕人的力量,就不可能轉換發展思維。
當前,重慶正在推進數字化變革,這對很多人的思維、思想、能力都是一種考驗。
有的干部聽到一些網言網語和創新概念就直皺眉頭,覺得不靠譜。殊不知,如此不在同一創新話語體系,本身就說明思想觀念存在壁壘,缺乏開放包容的心態,沒有下沉學習的胸懷。
這些年,全國各地都在學習浙江、江蘇、廣東這些先進地區的發展經驗。但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拿來主義”經常是失靈的。
即便是同樣的商業模式、設備機器、渠道運營,結果也大相徑庭。
問題還是出在思想上。人的思維方式沒轉變,精神氣質沒提升,思想境界沒打開,帶來的效果,也就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新重慶建設,是新的歷史任務,是重慶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對重慶來說,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沖出思想“峽谷”。只有轉過眼前這道彎,才能看到前方天地闊,勇敢闖出一片海。
▲游客們體驗重慶過江索道。鄭宇攝/視覺重慶
思想解放,最需要創新、包容精神,最需要打破利益固化藩籬,讓人們思想真正走向遼闊。
因為真正涵養一座城市氣質的,真正能持久作為一座城市未來價值符號的,必須指向創新,必須走向開放。
大年初七,春節后開工的第一天,重慶就要把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重慶“一號工程”來抓。
3月27日上午,重慶又舉行了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工作推進大會,表明重慶將在內陸開放高地建設上全面發力。
雙城經濟圈建設,考驗的是協作合作;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考驗的是開放融合。而抓好這些工作的共同前提,就是思想解放。
思想不解放,就會陷入地域主義,就會掉進自利陷阱,就難以融合協作。思想不解放,就不會真正開放包容,就不可能融智借力,凝聚各方發展力量。
站在新重慶建設的起點,現在是時候解放思想,真正汲取開放和創新的力量了。
要沖出“差不多就滿足”的峽谷。
重慶人很容易滿足于“8D城市”,容不得別人說重慶不好、不行,尤其是和比鄰城市相比較。一旦聽到有人說重慶某方面不行,不論說的是否是事實,都會立即“護短”,忙于辯解。
這種地域情懷可以理解,但是這種窩在家里的自我滿足要不得。要自我加壓,把這種熱愛家鄉的自豪,變為爭先創優、賽馬比拼的動力,變成在全國做出特色、亮點、經驗的激情。
建設新重慶,重慶人不能只滿足于跟自己過去比,還要放眼全國、全球,主動與國際一流比、與先進地區比,虛心學習吸收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激發活力和生機。
要知道,重慶大城市背后還有廣袤的大鄉村,炫酷城市背后還有不少破舊的背街小巷。
自認為不錯,未富即安,只會讓差距越來越大。
一座思想解放的城市才能勇往直前,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才能前途無量。
▲長壽區但渡鎮鐵路大橋。鄧中國 攝(市交通局供圖)
要沖出“重名輕實”的峽谷。
重慶作為直轄市,光環不少,各種榮譽和名號很多,就連一些區縣,也有不少國家級的牌子。
這些響亮名號,或為重慶改革開放賦權,或提供了趕超發展的機遇、平臺,或帶來了看得見的真金白銀,為重慶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但也有部分同志,把政策等同于紅利,把任務當作成績,而沒有真正去落地落實。這種把說了當做了、把做了當成了的思想,絕不可取。
要干出新業績,實現新發展,開辟新境界,就必須要細化量化落實國家戰略,把政策機遇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發展實效。
只有沖出“重名輕實”的峽谷,謀在實處、干在實處,才能加快形成一批有辨識度、有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
要沖出“缺乏現代化觀念”的峽谷。
大山大江的阻隔,從來都不是觀念的枷鎖。
在當下,再次強調解放思想,就是要培育世界眼光和開放思維,跳出精神上的重重大山,樹立現代化觀念,勇于改革創新,保持與時俱進,不斷在追趕中發展、在跨越中領先。
只有堅持生成性學習,持續完善知識結構、提升業務素養,才能激發創造性張力。
只有敢為人先、變革重塑,加快轉變不適應現代化要求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和工作方法,才能更好成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的引領者、推動者。
新重慶建設,需要沖破層層關隘。
讓我們把思想解放當作火車頭,把擁抱創新當作新引擎,一起以奪江而出的勇氣,沖出思想“峽谷”,實現真正的飛躍。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