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muegw"><tbody id="muegw"></tbody></abbr>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rt id="muegw"><delect id="muegw"></delect></rt>
    <li id="muegw"></li>

    重慶亮出“十四五”城市更新提升目標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將達到1億平方米

    來源:重慶日報  編輯:陳學容  2022年08月09日 15:20

    8月8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日前市政府印發的《重慶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動計劃》(下稱《行動計劃》進行解讀。《行動計劃》圍繞建設“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總體目標,集中力量推進城市功能與品質再提升、再升級。到2025年,城市更新提升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宜居、綠色、韌性、智慧、人文城市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城市人居環境、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走出一條具有重慶特色的城市更新提升道路。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將達到1億平方米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岳順介紹,根據《行動計劃》,“十四五”時期,重慶城市更新提升的具體目標主要有六個方面。

    一是生態宜居水平顯著提升。區域開發強度、組團規模、人口密度、環境質量符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要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超過43%,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達到1億平方米。

    二是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全市高鐵通車及在建里程超過2000公里,開工建設高速公路1000公里、建成1200公里,主城都市區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及在建里程達到1000公里,中心城區城市道路達到7000公里、山城步道達到900公里,全市5G基站數量達到15萬個。

    三是綠色低碳轉型不斷深化。綠色低碳能源體系、產業體系和生活方式初步構建,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55%以上,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到100%,建設市級綠色示范社區100個以上。

    四是安全韌性能力穩步增強。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和應急管理體制更加健全,城市防洪排澇、消防、人防、基礎設施等韌性不斷增強,城市內澇積水點基本消除。

    五是智慧城市特征日益明顯。市級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基本建成,“CIM+”應用體系初步構建,市級智慧校園建設示范學校達到600所,智慧醫院達到100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0%。

    六是城市人文魅力不斷彰顯。城市更加人性化、人文化,市民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全部開放利用,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達到800平方米,實現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全覆蓋。

    提速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區”“馬路上的老城區”

    為實現上述目標,《行動計劃》主要圍繞提升城市的5個水平、4個品質,提出了9個方面的任務。

    一是提升城市規劃水平。堅持規劃戰略引領,優化空間發展格局,統籌“三生空間”布局,健全規劃管理機制,加快構建全市“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科學謀劃城市“成長坐標”。

    二是提升城市建設水平。貫徹“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筑方針,與一流城市“等高對接”,提高建設標準,推動建筑設計出精品、出亮點,創建品質工程,多維度、多視角突出“立體城市”風貌,讓建筑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有溫度。

    三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按照“精細化、智能化、人性化”要求,深化“大城細管、大城眾管、大城智管”,持續開展“馬路辦公”,進一步提升公共空間環境品質,提升城市環境衛生水平,下足“繡花”功夫,打造美麗宜居家園。

    四是提升城市交通水平。暢通多向出渝大通道,合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現代綜合交通網絡,打造主城都市區“1小時通勤圈”,實施軌道交通“1000+”成網計劃,提速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區”“馬路上的老城區”。

    五是提升城市韌性水平。堅持發展與安全并重,統籌城市建設和防災減災,增強基礎設施韌性,加強城市內澇治理,強化城市風險防控,提升城市應急水平和綜合承載能力,讓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有韌性。

    六是提升城市經濟品質。統籌傳統產業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打造創新平臺,培育創新主題,營造創新生態,增強產業集聚效應,加快產業“補鏈成群”,深入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創新,高水平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

    七是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圍繞“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完善城市住房供應體系,開展城市更新試點示范,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服務提升,精準提供“全齡化”公共服務,讓老百姓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八是提升城市生態品質。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推進“四山”保護提升,做靚“兩江四岸”城市主軸,加強江心綠島生態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城市綠色低碳轉型,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九是提升城市人文品質。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資源,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利用,以文旅融合發展為契機,繁榮發展文化產業,弘揚人文精神,提升城市“書香氣、文化味”。

    統籌“一區”與“兩群”、功能與品質

    岳順表示,重慶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動計劃與重慶“十四五”規劃綱要、相關專項規劃上下銜接、等位協調,主要有四個特點。

    一是統籌“一區”與“兩群”。《行動計劃》圍繞做強“極核”、帶動“兩群”、聯動“雙城”,著力提升主城都市區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梯次推動中心城區和主城新區功能互補和同城化發展,大力支持“兩群”地區差異化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加快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步伐,強化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文旅融合、城鄉協同發展路徑。

    二是統籌功能與品質。《行動計劃》把城市功能提升放在首位,從產業引領、科技創新、門戶樞紐、生態宜居、公共服務、安全保障等方面持續增強城市功能,著力提升城市發展能級,促進城市布局優化、集約發展、精明增長。同時,圍繞“吃、住、行、游、娛、購”,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僅關注功能全不全,也關注品質高不高,在優先滿足城市功能的基礎上,實現城市品質的再提升,發揮城市功能的最大效益,讓城市“內外兼修”“表里如一”,更好地滿足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需要。

    三是統籌發展與安全。《行動計劃》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統籌城市建設和防災減災,注重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統籌當前與長遠。《行動計劃》充分尊重城市發展規律,既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的重點項目和重點任務,又從生態宜居水平、基礎設施體系、綠色低碳轉型、安全韌性能力、智慧城市特征、城市人文魅力等六個方面提出了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目標,還對遠景目標進行了展望。到2035年,重慶“三個作用”發揮更加突出,內陸開放高地全面建成,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基本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充分彰顯,基本建成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現代城市。

    櫻桃花開了!踏青賞花打卡,春日氛圍感拉滿!

    春日花海已上線,快來get同款美景!

    云陽建筑“開滿花”?這是什么神仙操作!

    太美了!云陽也有自己的“冰雪大世界”了!

    云陽:油菜花開春意濃 踏青賞景正當時

    云陽:霧凇奇觀宛若仙境

    ···今日要聞

    ···推薦視頻

    云陽新聞20250411

    ···今日報紙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s

    ···網站專題

    ···廣告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 2008- yunyangw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云陽縣融媒體中心版權所有 渝ICP備15011569號-2
    網絡舉報APP下載 | 電話舉報號碼:12377 | 國家郵箱舉報地址:jubao@china.org.cn | 渝公安網備50023502000148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汽车| 石嘴山市| 竹溪县| 伊吾县| 施秉县| 托里县| 新营市| 崇左市| 福海县| 阜康市| 梧州市| 黎川县| 广水市| 辉南县| 宜宾县| 威远县| 岗巴县| 牟定县| 宜都市| 平谷区| 松江区| 海阳市| 垫江县| 内丘县| 康平县| 怀柔区| 马边| 祁东县| 宣化县| 泸西县| 宁夏| 镇原县| 新津县| 南城县| 灵武市| 西华县| 洪江市| 肇州县| 延吉市| 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