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云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旭忠 陳學容 作者:記者 劉沖 劉婷 發布時間:2022-07-18 11:42:56
近年來,清水土家族鄉建興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體要求,以黨建為引領,以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為抓手,立足村莊自然條件、資源稟賦、歷史文化等,圍繞環境美、村容美、鄉風美的標準,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建設愿望正逐漸轉變為獲得感滿滿的人間現實。
七月初,走進建興村,干凈詩意的鄉間巷道,新穎別致的籬笆柵欄,窗明幾凈的小樓院落,古色古香的垃圾回收站點,整齊成垛的柴禾碼放點,依勢而建的花園式廣場,與藍天白云、連綿青山、清水湖水交相輝映,繪就了一幅寧靜閑適、山清水秀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恰逢陽光正好,今年63歲的村民向光英趕緊將家中剩余的一袋陳玉米鋪在寬敞的院壩晾曬。不久之前,她家的門前還沒如此平整,房屋也無這般漂亮。通過村里的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如今,曬農作物更方便了,環境也變美了。
“現在,各種設施都修到位了,房前屋后也有山有水,住起來別提多舒心。”向光英說,每到傍晚,她都會跟左鄰右舍到離屋不遠的休閑小廣場納涼、散步、嘮家常,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
向光英眼中的小廣場,原本也只是一片雜亂之地,破舊的房屋搖搖欲墜,滿坡荒草肆意瘋長,干枯樹枝隨意堆放。今年通過改造,這里搖身變成了一個小廣場。尤其廣場正中的方圓門所在地,曾是村民田潤澤家的老宅,由于其常年在外,已經荒廢許久。聽聞村里要搞建設,他便無償將其貢獻出來,最終,村里結合當地歷史,打造了一處以魚躍龍門為標志的方圓門,以此來教育和引導廣大村民大興集體之風、規矩之風、自強之風。
人居環境越來越美,鄉村顏值持續扮靚,群眾支持度、滿意度顯著提升,這離不開建興村全體村民的努力。
“在共商方面,我們堅持出資原則、房屋風貌、建設主題協同共商,充分激發群眾積極性,集全村之智將建興村打造成最美漁村。在共建方面,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村民參與設計和建設,主動拆除廢舊物品并無償捐獻,齊心打造房前屋后小景觀。在共管方面,通過村規民約、農戶三包、積分管理等措施,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振興事業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據該村黨支部書記王生邦介紹,按照“微整形、化淡妝、做自己”目標,他們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居住品質、傳承特色文化為重點,采取共商共建共管的方式,群策群力、因地制宜推進全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讓群眾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養成了好習慣、形成了好風氣,實現了業興、家富、人和、村美。接下來,將繼續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長效化,持續鞏固好來自不易的治理成效,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持續發力。(記者 劉沖 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