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在縣委和團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各級團組織高舉團旗跟黨走,緊緊圍繞中心、傾力服務大局,著力實施青春導航、青春建功、青春護航、青春自強“四大行動”,推動共青團事業實現新發展,譜寫了忠誠、擔當、務實、奮進的青春樂章。
——五年來,堅持不懈實施“青春導航”行動,思想引領主旋律深入人心。
我們堅持為黨育人,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理想信念教育青年,用核心價值體系浸潤青年,走好教育引領“先行棋”,持續筑牢青少年思想根基。
組建青年講師團、紅領巾巡講團等宣講隊伍,開展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主題宣講1200余場次。開展“永遠跟黨走·共筑中國夢”“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紅領巾心向黨”等系列主題活動2000余場次。
深入推進“青年大學習”“紅領巾愛學習”行動,青少年網上學習超300余萬人次。打造微信、微博、抖音等“網上共青團”信息網格,“云陽團委”微信公眾號粉絲量保持在5萬以上,推送微文1373篇,開展“安全宣傳周”“青年好聲音”等網絡主題活動120余期。多領域選優薦優,選樹全國和市級先進個人78名、優秀集體26個。
——五年來,堅持不懈實施“青春建功”行動,青年生力軍作用日益彰顯。
我們自覺擔當盡責,緊隨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帶領全縣廣大團員青年在抗洪救災、脫貧攻堅、疫情防控、鄉村振興和社會治理中,打好服務大局“主動仗”,讓團旗始終在經濟社會發展一線高高飄揚。
組建56支青年突擊隊、1000余名團員青年奔赴防疫一線,服務群眾達28萬人次,縣青年志愿者協會獲評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佳志愿服務組織。培訓“網絡帶貨”青年骨干100名,銷售農特產品2300余萬元。舉辦青年生態旅游創意大賽、農村青年電商爭霸賽、“決勝小康 奮斗有我”微視頻大賽等活動。
招募187名西部計劃志愿者從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實施“冬日陽光·溫暖你我”“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等項目,籌集助學金110余萬元。組織青年志愿者參與“河小青”“潔小青”等志愿服務活動3500余場次。對接30支高校團隊來云開展暑期“三下鄉”活動,團縣委榮獲重慶市2021年“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單位稱號。
——五年來,堅持不懈實施“青春護航”行動,青少年成長環境顯著優化。
我們心系廣大青少年,致力于做好青少年成長路上的“擺渡人”,切實將促進青少年成長成才的期盼轉化為可觀可感的現實舉措,用“有溫度”的服務提升青少年獲得感。
開展“秋收愛情·邂逅幸?!钡惹嗄曷撜x交友活動10場次,舉辦“益村行”“龍缸挑戰賽”等青年徒步健身活動,打造“青少年之家”38個、校外教育基地9個、青春加油站10個。
成立市青促會云陽分會、縣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常態化開展“青鋒面對面”“青創工作坊”。成立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團工委、快遞行業團工委,服務關愛新興青年群體。舉辦“流動少年宮”“軍事夏令營”等各類公益活動96場,惠及青少年5萬余人次。
創建全國“青少年維權崗”1個、市級“青年文明號”4個,成立12355青少年服務站(室)5個,青少年權益維護進一步深化。云陽縣被確定為《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市級試點縣。
——五年來,堅持不懈實施“青春自強”行動,基層團組織建設不斷夯實。
我們勇于自我革命,緊跟時代前進、青年發展、實踐創新的步伐,緊扣“強三性、去四化”的改革目標,推進共青團改革向縱深發展,激活團的神經末梢,讓發展后勁更足。深化“黨建帶團建”機制,團建工作納入縣委黨建工作考核內容,黨建帶團建、隊建納入縣委巡察工作機制,團的工作力量來源更加廣泛,團干部崗位激勵、目標激勵、發展激勵體系逐步完善。
“團教協作”邁上新臺階,推動出臺《云陽縣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意見〉的具體措施》,落實縣少工委雙主任、雙總輔制度,建立團教協作聯席工作會議制度,全縣中小學全覆蓋建立少工委。
團的基層組織更加牢靠,新發展團員11350名,推優入黨467名,培訓基層團干部760人次,打造“1+42+N”的團代表聯絡站,深入實施“青年點單五步工作法”,打通團干部、團代表服務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