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擁有“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美譽。這座長江邊的小縣城汲歷史人文之精華,借磐石之剛毅、平湖之柔美,山水相依、人城相融,剛柔并濟。
6月14日中午,“大美重慶·乘鄭渝高鐵逛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采訪團乘坐高鐵來到云陽。在這里,云陽市民的幸福感,你看得見。
從鄭渝高鐵云陽站出發,大概20分鐘左右車程就能到達云陽縣城環湖綠道。這條綠道馳名重慶,于2021年底全面建成。它是云陽縣委、縣政府于2014年策劃實施的縣城沿江庫岸環境綜合治理項目。
綠道沿長江和彭溪河分布,東始復興黃嶺、西至人和街道、南傍張飛廟景區、北達黃石高鐵站,全長33公里,總面積約500公頃。
6月14日,環境優美的云陽縣月光草坪。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閑步云陽環湖綠道,只見兩江四岸碧水青山、風景如畫、生機盎然,自行車道、跑步道、漫步道“三道”貫通其中,直飲水、休憩處、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星羅棋布。三三兩兩的市民游憩其中,享受著恬然的小城生活。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沿綠道分布的福星公園、月光草坪公園、濱江公園、外灘公園、四方井公園、白鷺公園、白兔井公園、立新公園8個景觀分區,它們串聯起水體與城市空間、自然與文化空間、私密與公共空間。
6月14日,云陽縣月光草坪,市民抱著孩子散步游玩。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一天的公園、一年的公園、一生的公園”,環湖綠道讓云陽人的美好愿景得以實現,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寫在人們的臉上,留駐于心間。
新聞多一點》》》
云陽站建筑設計的寓意原來這么美
云陽站位于云陽縣黃石鎮,站場規模為2臺4線。
(資料圖)
其外觀整體設計吸取了當地著名景觀登云梯和“以耕養讀,勤耕立家”的耕讀文化傳統,以流暢層疊的線條,闡述了“耕讀云水間,梯城展新顏”的主題。
6月14日,列車停靠鄭渝高鐵云陽站。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站房還將張飛廟窗格元素融入候車大廳吊頂方案之中,利用窗格進行分隔,形似階梯步步高升,以此象征著云陽人民勇攀高峰的城市精神。
這項“黑科技”
填補我國高鐵跨線鋪軌作業技術空白
“鄭渝高鐵即將全線運營,站在這里回憶過去7年的奮戰,我的耳邊似乎已經聽見高鐵駛來的轟鳴。”6月14日中午,“大美重慶·乘鄭渝高鐵逛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主題采訪抵達云陽站,渝萬公司鄭渝高鐵重慶段云陽指揮部指揮長蔣樹平接受重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從2015年底鄭渝高鐵重慶段先期開工段算起,蔣樹平與這段鐵路的緣分延續了近7年。“我老家在四川,2009年到重慶工作。鄭渝高鐵之前,我曾擔任渝萬客專項目現場工作組組長。川渝一家親,能為重慶兩大鐵路工程貢獻力量,我很自豪。”
鄭渝高鐵中壩橋鄰線長軌鋪設中。受訪者供圖
具體到鄭渝高鐵重慶段,蔣樹平表示,這是三峽庫區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設計時速350km高鐵線路,“從2016年底全面開工建設以來,云陽指揮部全體人員群策群力, 針對施工中出現的一些具體問題,實現了不少技術創新。由承建方中鐵十一局自主研發的BLCP500型本鄰兩線鋪軌設備,就是其中一件黑科技,它標志著‘走單線鋪雙線’施工技術正式應用,填補了我國高鐵跨線鋪軌作業的技術空白。”
何為“走單線鋪雙線”技術?蔣樹平解釋說,我國高鐵鋪設普遍采用單線鋪軌方式,當地一條線鋪設完畢以后,鋪軌列車需要重新回到車站進行調車作業,轉換到鄰線再進行鋪軌作業,每次中轉時間長,效率不高,新技術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鄭渝高鐵中壩橋鄰線長軌鋪設中。受訪者供圖
他表示,借助“走單線鋪雙線”技術,施工中可以實現雙線長鋼軌同步鋪設,鄰線鋪設不使用牽引車,只需鋪軌車伸出懸臂即可鋪好雙軌,從而節省了鋪軌車折返時間。
“與常規長鋼軌鋪設相比,新技術鋪設每公里可節約時間約40%,減少人員約60%,減少安放滾輪約96%;鋪設站線時節約時間約30%。項目節約綜合成本約182萬元。依托該技術,目前已授權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