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同心協力辦好合作的事
云陽 內外兼修建設三峽城市核心區重要支撐
云陽縣城全景圖
云陽環湖綠道之月光草坪
云陽陳大毛面業生產車間工人正在巡查 攝/崔力
江龍高速磨刀溪大橋效果圖
如何推“圈”入“群”加快提質增效,真正實現發展空間同構、基礎設施同網、產業發展同聯、公共服務同享、生態環境同保、改革開放同推?
“堅決落實市委一體化規劃、組團式發展、協同性建設要求,以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范例為統領,以產業化為主攻方向、城鎮化為重要載體、市場化為發展手段、現代化為奮斗目標,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同心協力辦好合作的事。”云陽思路清晰,目標堅定——建成三峽城市核心區重要支撐,在萬開云同城化發展中展現云陽力量。
一年多來,合作啟新幕,同城展新顏。隨著一條條“路”不斷連通、一張張“網”不斷織就、一幅幅“圖”不斷繪就,云陽全域掀起一波接一波的同城化浪潮,這里建設“雙100”城市,發展“雙1000”經濟,實現“五地一支撐”目標,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篇章的美好畫卷已徐徐鋪開。
主動謀劃對接 高位推進贏得先機
善謀者行遠,實干者乃成。“云陽要強化融入萬開云同城化的意識,主動謀劃對接,甘當發展先行者。”同城化的序幕甫一拉開,云陽縣委、縣政府超前謀劃,主要領導率先垂范,高位推動萬開云同城化發展,區域合作持續升溫。
“推動萬開云同城化發展,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實踐,是推動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的重大決策,是萬開云三地的重大政治責任和發展機遇。”云陽縣委、縣政府始終將同城化發展建設作為當前重要政治任務、中心工作和頭等大事強力推進。作為一項重要議題,一年多來,云陽全面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建設、推進萬開云同城化發展深入開展大討論等系列活動,提出了發揮云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節點作用”、堅持“四化路徑”、實施“雙100雙1000”戰略、實現“五地一支撐”目標的發展思路。
服務全局,為加快推動《萬開云同城化發展實施方案》落實落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動踏實有力。據云陽縣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8月中旬,云陽擬制了《云陽縣推動萬開云同城化發展實施方案》和《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清單》;8月26日,召開云陽縣萬開云同城化發展工作推進會,明確將萬開云同城化作為云陽繼大移民、大扶貧后最大的發展機遇,以更優機制、更強隊伍、更高能力推進萬開云同城化發展……由此,萬開云同城化從謀劃步入實質合作階段。
謀劃一域,云陽率先細化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暨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建設重點工作任務,掀起了同城化新一輪高潮,從基礎設施、特色產業體系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等方面,為云陽縣全域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刻下了鮮明的注腳。
定“路線圖”、列“進度表”、安“責任閥”,一年多來,云陽以主動作為新態勢,按下區域協同發展快進鍵,不僅夯實了萬開云同城化基石,更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跨界一體化協同 全面融合發展走深
山水相連、人緣相親、文化相通,作為萬開云同城化重要支撐,身處重慶和成都兩大都市圈重要節點的云陽,不僅與渝東北城鎮群交流合作源遠流長,更在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有著“近水樓臺”的獨特優勢。無論是從時空維度還是發展維度,自古山水相連、往來密切的云陽和萬州、開州三地,天然具備了毗鄰合作的先天優勢。
全局上謀劃,關鍵處落子。毗鄰區域率先突破融合,是實現同城化發展最現實的路徑。早在去年年初,云陽縣委、縣政府即著手謀劃與相鄰區縣辦好合作的事情,主動赴萬州、開州、達州等毗鄰地區考察對接,先后與萬州、開州一道,多次協同召開萬開云同城化發展專題會,與周邊區縣建立了生態保護聯防聯控機制,與萬達開三地媒體共同就深化媒體區域間合作事項進行協商……為進一步推動同城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東風勁吹處,滿目氣象新。今年是萬開云同城化實施方案啟動建設之年,云陽緊緊圍繞“加快建成三峽城市核心區重要支撐,在萬開云同城化發展中展現云陽力量”目標,印發了《云陽縣推動萬開云同城化發展實施方案》,從發展空間同構、基礎設施同網、產業發展同聯、公共服務同享、生態環境同保、改革開放同推6個方面對云陽縣推進萬開云同城化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安排,明確了36項年度重大項目、重大事項和重要合作。
據云陽縣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在重大項目上,除了鄭萬高鐵(云陽段)加速推進,巫云開高速建設馬不停蹄,還不斷加快推進龍缸至利川高速、萬巫南線高速、向陽水庫及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等項目;重大事項上,除了加快推動云陽工業園區創建市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還將開展彭溪河流域建立水生態修復科研基地前期策劃研究工作,啟動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工作,積極推動創建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在重要合作方面,則將加速萬開云產業(制造業)協同發展、侏羅紀恐龍公園建設合作、川渝鄂旅游協作、渝東北川東北旅游一體化合作落實。
推進工作項目化、事項責任化、合作全面化,同城化發展的云陽時代新篇正酣暢書寫。
緊扣同城化主題 推進互聯互通顯效
同城化發展,交通先行。搭載著群眾的親情和游客的熱情,交通一體化便捷了出行,更擴大了云陽、開州、萬州等“朋友圈”。
伴隨著云陽第一條地方自主建設的高速公路——江龍高速的加速建設,一條連接G42滬蓉高速、巫云開高速、萬云奉巫南線高速相交的渝東北地區縱向骨干交通將孕育而出,未來更將大大方便云陽百姓出行。
毗鄰高速打通跨縣出行“最后一公里”,而高鐵和國省道則讓“異地同城”成為現實。據云陽縣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年多來,除了鄭萬高鐵(云陽段)加速推進,云陽還積極對接沿江高鐵重慶至宜昌段、沿江貨運鐵路、渝東北川東北旅游環線、萬達開云城際鐵路等重大鐵路項目,加快構架“一高一普兩貨三環”鐵路路網;進一步加快建設城市內環大道、外環大道等進出通道,積極推動萬云濱江快速路、開云小江快速路等區域重要連接通道,縮短時空距離;同時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優勢,加快推進云陽復興港建設,提升澎溪河、長灘河等航道能級,構建長江上游港口集群……一個內聯成環、外聯成網的同城化“半小時”通勤圈正加速形成。
時空拉近,朋友圈變大,能干的實事更多了。“以往異地就醫,醫保報銷費時費力,如今我們與萬州、開州成功簽訂同城化醫保經辦服務框架協議,實現萬開云醫保經辦9類17項業務同城化辦理,打開同城化協同發展新格局。”云陽縣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一張異地結算的醫保卡,背后是一套普惠便利的公共服務。一年多來,云陽縣持續提升公共服務能級,推動萬開云公共服務優勢互補、共建共享,讓更多優質公共服務資源惠及群眾。同時大力發展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打造職業教育大數據、現代服務、智能制造、工程與設計四大專業群,錯位建設專業實訓基地和技術創新中心,辦好重慶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云陽(梨園)校區。織牢公共衛生防護網,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處置機制,建設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提升醫療服務水平,錯位打造重點學科、特色專科,全面提高縣級醫院綜合能力。
一體化,從交通、醫療不斷向文化、教育等領域延伸,一幅恢宏的同城化互聯互通的立體化畫卷已徐徐鋪開。
對標同城化專項工作任務 今年云陽還將有這些突破
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
工業上,將立足渝東北川東北,放眼成渝地區,深化區域間供應鏈、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領域協作,圍繞綠色消費品、裝備制造、能源電子三大產業集群補鏈延鏈強鏈,增強產業鏈的互補性和耦合度,推動“千億工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成渝地區獨具特色的重要工業配套基地、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示范基地。
農業上,將充分挖掘柑橘、中藥材等生態特色農產品優勢,建設成渝地區道地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和國家級中藥材標準化示范園區,建設成渝地區農產品生產供給基地,打造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產業示范區。
文旅產業上,將放大文旅資源優勢,打好三峽牌,建成張飛廟國家5A級旅游景區,高水平建設云陽侏羅紀恐龍公園,重塑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游帶云陽段。深挖巴蜀文化、三國文化、恐龍文化、井鹽文化,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節點,建設具有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國際旅游知名目的地。
生態環保持續加強
將與周邊區縣協同推進長江流域生態保護與生態修復,實施“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工程。加強自然保護區管理,共建長江、小江生態廊道,推動澎溪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積極向上爭取國家支持開展生態綜合補償試點。探索區域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機制,開展跨境斷面區域聯防聯控和水域清漂聯動聯控,開展川渝山地城市群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技術與集成示范研究。健全跨區域跨流域聯合執法機制,推進生態環境數據共享和聯合檢測。
國土空間進一步優化
將結合云陽城市核心空間布局,除已納入“雙50”規劃范圍內的建設用地外,主動沿長江向西與萬州相向發展,沿小江向北與開州相向發展。加快推進“50平方公里、50萬城市人口”中等規模城市建設,積極爭取“雙100”城市空間布局,建設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公園城市標桿地。
協同創新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將積極尋求自身或協同周邊區縣爭取四川、重慶科研院所、高校在渝東北三峽城市核心區設立區域產學研協同發展創新中心、研發基地、分校等,強化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運用,推動重大科技項目產業化。
建設渝東北川東北區域大數據中心,加快5G、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型基礎設施布局,共同推動成渝地區基礎性大型數據庫建設,打造全國數據處理加工高地,建設區縣級大數據智能化標桿城市。
建立區域人才流動發展平臺,建立統一的高端人才專家庫,實施統一的人才獎勵考核和社會保障制度,吸引人才參與經濟社會發展。
張亞飛 劉玉珮 龍搏 圖片由云陽縣委宣傳部提供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