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至7月,我縣開展了2021年第一輪“雙曬”“雙評”活動,“曬”出了好氛圍好態勢,“評”出了好做法好成效,有聲有色、可圈可點。為營造比學趕超、競相發展的濃厚氛圍,縣融媒體中心全媒體平臺開設專欄,陸續推出各地各單位的好經驗、好做法,敬請關注。
大陽鎮位于云陽縣東北部,主要經濟作物有稻谷、蠶桑、油菜、青花椒、生態魚、晚熟李等。該鎮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同時強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繪就了一幅山水美、農民富的鄉村畫卷。
立足“五個注重”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
注重產業空間布局
該鎮緊扣縣委政府“推動東北片區綠色發展”戰略定位,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思路,提出“一心三帶七區”產業空間布局,重點發展以優質稻、油菜為代表的1萬畝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示范帶。
注重工作措施落實
突出抓好“123457”的產業規劃,重點打造1萬畝糧油示范基地及7個特色農業園區,抓好優質稻、中藥材、清潔能源三大產業招商引資,抓好營商環境,補齊社會化服務等工作短板,抓好“萬人百億返鄉創業”行動,確保返鄉創業人才引得回、安得穩、能致富,抓好鄉村振興統籌安全發展。
注重利益聯結探索
探索宜機化改造糧油示范基地“541”的利益聯結機制,即公司占經營利潤的50%,土地入股農戶占經營利潤的40%,村集體入股資金占經營利潤的10%。
注重農業科技引領
與市農業科學院等簽訂農業科技合作協議,指導該鎮建成宜機化標準化現代糧油產業園500畝,打造富含硒鋅的大陽米品牌。
注重試點先行先試
黃陵村宜機化連片改造試點推行“三不原則”,即不讓老百姓出錢,實行招商引資、宜機化政策、村集體入股“三個一點”投入;不讓老百姓失地,在品種、技術、收購、加工、銷售“五統一”的前提下,老百姓可自愿選擇自家農田耕種權;確權不確界,采取“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離,實地描繪地形圖,標注戶主和面積,同時開展紙質件確權后掃描存檔,切實保障農民無后之憂。
宜機化改造前
宜機化改造后
黃陵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率先“三歸”整村推進
黃陵村爭取幫扶部門、在家老百姓、村集體“三個投 入一點”,籌集資金28萬元,實行在家農戶“三歸”整村推進246戶,分批進行整治,第一批整治畜禽歸圈72戶,柴草歸位72戶,垃圾歸桶211戶。
畜禽歸圈
率先“5+1”機制建立
黃陵村在全鎮率先試點推行廢塑料、廢拉罐、廢金屬、廢紙品、廢電器、其它等可回收垃圾“5+1”質量兌換積分激勵機制,引導形成“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片區處置”的城鄉一體化垃圾治理模式。
率先“三融”公園建設
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招商引進縣禹泓青農業公司,投資 200余萬元,參與黃陵村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打造老百姓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的第一個鄉村公園,使之成為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精品典范。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