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云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旭忠 陳學容 作者:記者 李歆宇 發布時間:2021-01-25 15:28:47
二十二載青春歲月,他扎根基層,情系教育,由一線教師走向管理崗位,且行且思勤實踐,為教展翅凌云飛,改變的是身份和角色,不變的是摯愛教育的慧心與情懷。
他叫凌鵬國,縣政協委員,是一名從實踐中成長起來的研究型、學者型、管理型教育工作者,現任鳳鳴中學副校長。
在路上:做教育改革先行者
“用父親的話說,我就是個奔走在路上的人,成天總在想著干著如何點燃鄉村教育的一些事兒。”談及自己從事教育工作走過的歷程,凌鵬國感慨萬千。
這些年,在云陽教育行業,凌鵬國的確算是出了名的“在路上”。“他理念超前,思想前衛,干事有激情,善于抓住關鍵的人,扭住核心的事,對待工作著了魔,一直在針對農村教育弊端大膽改革。”同事們這樣評價凌鵬國。
其間,凌鵬國先后在外郎、水口、盛堡、云硐、縣教委工作過,當過一線教師、教育督導專干、初級中學校長、基教科科長等。一路走來,他針對我縣農村教育現狀,積極探索教育綜合改革新思路,努力提升教育綜合質量,在全縣開展幼兒、小學、初中、高中學生15年一體化貫通銜接教育,做好初中優生、中等生分段分流工作,著力打破各學段教育各自為政的制度壁壘,“低入口高出口”“課內與課外結合,質量與特色并舉”辦學實踐為全縣高考重本升學率持續提升和為學生終身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他創新性提出在教育管理常規性評價基礎上建立增值評價體系,初中學校增設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評,強力推行學校聯盟化發展,試點推進學區制改革,在高初中、大學前后貫通銜接研究深度破冰,率先在云陽打通書法高考班和日語高考班多元升學通道,做好教育“細活兒”“系統活兒”,助推我縣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他針對盛堡初中學生源優勢不足、教師專業能力不強、辦學條件薄弱的實情,向內部挖掘潛力,探索學生全面發展規律,教學質量考核成績由原來的“三等徘徊區”變為連續幾年在同類學校中“一等三級跳”。 他以盛堡初中、云硐初中、鳳鳴中學學生特長興趣為切入點,在農村學校嘗試特色教育、體藝融合教育實踐,競技跳繩走出國門摘金奪銀,花式跳繩重慶市第一并在縣內大型活動精彩展演,校園足球、沙灘排球走在全縣前列……
用心用情付出,帶來豐碩果實。凌鵬國主持的《小初高貫通銜接教育助力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探索》榮獲市教委教學成果培育獎,《“體育特色課程”引領農村薄弱初中學校優質發展的的實踐研究》榮獲市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
兩個好:做民生鼓呼代言人
當前,全縣“兩會”召開在即,代表委員們的建言獻策頭腦風暴必將成為匯聚各方聲音的動人交響曲。
走進村社調研,深夜整理資料,伏案撰寫提案……這些天,凌鵬國除了干好本職工作,其余時間幾乎都奔走在田間地頭,認真傾聽群眾呼聲,要把社情民意在第一時間帶到“兩會”上去。
“當好政協委員和寫好政協提案是我的神圣使命。”凌鵬國說,從2012年開始,作為縣政協十三屆、十四屆的委員,他始終把做到“兩個好”作為自己的初心所在。
據介紹,八年來,凌鵬國作為縣政協委員,他帶著群眾的聲音,從經濟到政治,從環境改善到民生工程,撰寫在教育、交通、旅游、城市建設等領域的提案15件并立案。
其中,凌鵬國撰寫的重點提案《關于在中環路增建公廁及取消公廁收費的建議》《關于體教結合,打造“渝東北體育特色教育高地”的幾點建議》《關于實現農村學校優質藝術教育的建議》引起縣上高度重視,有效推動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
2020年,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凌鵬國撰寫的《加強我市中小學衛生教育刻不容緩》發表于政協重慶市委員會主辦的《社情民意》,《農村地區中學生健康教育現狀剖析及建議》發表于重慶市教育學會主辦的《教育觀察》,兩篇文章均被市教委委領導作出“很有參考價值”的重要批示。
此外,凌鵬國還兼任重慶市教育學會、重慶市教育評估研究會等多家研究機構的理事和常務理事,并積極在各交流平臺發出好聲音,傳遞正能量。“十三五”期間,他撰寫的《教育質量過程性考評與結果性考評有機結合的探索》等13篇專業文章發表于《中小學管理》《教學與研究》《中國教育報》等主流刊物和媒體上。(記者 李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