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栗園園)12月23日,由市住房城鄉建委與云陽縣政府聯合舉辦的2020建筑產業現代化高峰論壇在云陽舉行。來自國內建筑行業的10位專家、學者、企業家圍繞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進行了交流分享,提出通過科技創新構建智能建造產業體系。
住建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對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傳統建筑方式存在高消耗、高排放、低效能問題,迫切需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推進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建筑工業化。推動建筑工業化,實現建筑產業現代化,也是我國建筑業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發展的主線。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聶建國以多年參與建筑建設實例指出,混凝土疊合板樓板中預制板存在的“胡子筋”問題,造成“胡子筋”與栓釘“打架”,為裝配式建筑施工帶來極大不便,且增加了預制板制作成本。對此,他分享了一項裝配式結構創新技術,即通過在預制板兩端留槽口解決“胡子筋”問題,既經濟實用又質量可控。
清華大學設計院副院長侯建群發言表示,目前制約裝配式建筑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預制構件供應量不足,其原因在于預制構件生產大都由人工操作,效率低且成本高。他建議通過建設預制構件全自動化生產線予以解決。
住建部產業化中心處長武振著眼于第四次工業革命這一歷史機遇,提出通過數字化技術,推動智能建造。他表示,美國、德國等國家已紛紛將智能建造列為今后重點發展方向,從推進智能建造的產業基礎來看,我國工程建設基礎雄厚,發展空間廣闊。他建議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在工程建造領域深度融合,實現建筑生產方式從粗放的勞動密集型向精細的技術密集型轉型,打造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
論壇期間,嘉賓們還圍繞高強鋼、混凝土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現代建筑產業數字化轉型新趨勢等話題做了發言。
云陽縣已建成裝配式建筑近 20 萬平方米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栗園園)12月2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云陽縣獲悉,近年來,該縣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推動建筑行業現代化轉型,截至目前已建成裝配式建筑近 20 萬平方米。
云陽縣相關負責人介紹,云陽是人口大縣,建筑產品需求大。同時,隨著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建設、“萬開云”同城化發展、 渝東北川東北一體化發展等,周邊地區也都需要新型建筑產品的供給。這些給云陽縣發展現代化建筑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2017 年,云陽引進產值 10 億元以上的杭蕭鋼構公司,主要生產鋼結構、集成墻板、輕鋼樓板等部品部件,產品輻射周邊地區,是渝東北最大的鋼結構住宅產業基地。今年,云陽又與濤揚集團合作,研發生產以竹材料為主的新型綠色環保復合建筑材料,進一步加快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目前,該縣現已建成裝配式建筑近20萬平方米。
接下來,云陽將結合現有產業發展基礎,圍繞產業鏈構建、產品研發、人才培育、應用示范四方面,全力培育百億級產業集群,打造區域性的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新高地。其中,在產業鏈構建方面,將進一步多樣化引進培育各類企業,不斷補鏈延鏈強鏈,打造現代化建筑全產業鏈集群,建設區域性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圍繞前端,重點發展建筑新材料生產、新工藝開發等產業;圍繞中端,重點發展構件、部品部件加工及產業運營智能化等產業;圍繞末端,重點發展建筑施工、 裝修材料生產、衍生服務等產業 。到2025 年,云陽要力爭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 30%以上。
直播 | 云陽見面·村游四季”2025年春季鄉村旅游啟動儀式暨南溪鎮“伴城伴鄉”文化旅游季活動
2025-03-01 09:00:00
云陽報第202008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