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muegw"><tbody id="muegw"></tbody></abbr>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rt id="muegw"><delect id="muegw"></delect></rt>
    <li id="muegw"></li>

    重慶日報:云陽“柑橘第一村”煉成記

    來源:重慶日報  編輯:陳學容  2020年11月02日 09:29

    10月13日,竹坪村村民李本寸在給自家的柑橘樹修枝整形。

    記者 栗園園 攝/視覺重慶

    ■迎難而上:村民不愿種植咋辦?6名村干部和80余名黨員帶頭沖

    ■苦學技術:黨員干部們變身“土專家”,再手把手教將技術傳給大家

    ■打開銷路:堅持到廣東等地跑市場,幾年后終于引來了眾多銷售商

    □本報記者 栗園園

    10月13日午后,云陽縣雙龍鎮竹坪村,降雨暫歇,天氣放晴。村民李本寸當即拎著鋤頭到自家的柑橘地忙碌。時下雖已過了柑橘重點管護期,李本寸仍不時要去瞧瞧自己的“寶貝”。

    “去年柑橘賣了兩萬多元,讓我脫了貧。估計今年收入能達到3萬元左右。”李本寸笑著說,當初村上發動種柑橘,自己還有些抵觸,沒想到當初這“豬不吃”的果子如今竟成了讓大家脫貧致富的“金果果”。

    尋找出路

    黨員干部帶頭種柑橘

    竹坪村的柑橘產業從2003年開始發展。此前,村上基礎設施差,沒有主導產業,全村8500畝耕地不少處于閑置狀態。村干部有意改變這一狀況,但沒資金、缺勞動力,始終力不從心。

    2003年初,國家開始實施退耕還林政策,村干部們立馬張羅起產業發展事宜來。種中藥材,當地海拔不夠高,村民們也缺乏管護技術;種核桃等干果,市場調研結果不樂觀……村支兩委干部通過市場調查,最后決定帶村民一起種柑橘。

    此決定一出,迎來的幾乎是全村人的質疑:“全縣都在種柑橘,我們也來種,到時候賣得出去不?”“賣不出去咋辦,豬都不得吃,那不是只有爛在地里頭?”

    “當時壓力很大,但再三考慮后,我們還是選擇相信自己的判斷,決定讓6名村干部和80余名黨員帶頭種,與此同時,加強與村民溝通,盡量發動更多人加入進來!”竹坪村支部書記周迎春回憶。

    就這樣,在竹坪村黨員干部帶頭、100余戶村民參與下,2003年,全村種下柑橘1000余畝,柑橘產業正式起步。

    為帶領文化程度不高、沒種植技術的村民將果樹種好,黨員干部們紛紛自學種植技術,積極參加相關技術培訓。

    4月至9月是柑橘重點管護期,要做好施肥、除草、保花工作;10月底至11月,重在保果;12月,開始修枝……通過見縫插針的學習,對于柑橘管護的方法和要領,黨員干部們都爛熟于心,一個個成了“土專家”,隨后又手把手將技術傳授給了村民。

    咬牙堅持

    幾年后終于打開市場

    2008年,竹坪村柑橘種植面積發展到2000余畝,第一批種下的柑橘開始掛果。

    “我們調查了解到江西、廣東、上海等地市場對于柑橘需求較大,就拉著果子到外地去賣。”周迎春說,當時一斤柑橘收購價才0.6元,除去運輸成本后,收益并不高。

    這樣的情況,讓本就積極性不高的村民更加沒有了熱情。以村民李本寸為例,他于2005年種下5畝柑橘,看到收益不高后,便將果樹交給他人代管,自己外出打工了。這樣的例子,在當時的竹坪村不在少數。

    “種都種下去了,總不能不管,再說這收益還是比種傳統農作物略高一點。”周迎春說,此后幾年,村干部堅持帶頭到廣東等外地跑市場。到2012年,開始有一些經銷商慕名來到村里,市場初步打開。

    2015年,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借助扶貧資金,竹坪村又拓寬了公路,修建了產業便道、機耕道、抗旱池等產業配套設施,生產條件進一步完善,運輸成本隨之下降。

    “從那以后慢慢有村民回來了,我們也開始引導大家嚴格實行統一修枝整形、統一施肥、統一去雜、統一防病治蟲、統一防治柑橘大實蠅、統一銷售的‘六統一’管理模式。”周迎春說,精細化的管理帶來了更高的產量和更好的品質,當地柑橘畝產量現最高能達到6000斤,較之前高出近一倍。

    如今,竹坪村柑橘種植面積已達到7200余畝,年產柑橘近2000萬斤,成為云陽縣的“柑橘第一村”。由于產量大、品質好,竹坪村的柑橘受到各地經銷商的青睞,每年5月訂單就紛紛“飛”來,有些經銷商甚至還主動提前交付押金。

    周迎春告訴重慶日報記者,如今當地柑橘種植戶超過1000戶,產業覆蓋率達到90%左右,貧困戶參與該產業比例達100%。

    事實證明,好產業能真正留住人。自竹坪村的柑橘產業做“活”后,返鄉發展該產業的村民越來越多。李本寸就于2018年返回竹坪村,收回了柑橘地自行管護,并借此順利脫貧。

    統計顯示,竹坪村全村1286戶5531人中,常住人口已接近3000人,占比超過50%。在常住人口中,不乏三四十歲的村民。

    穩步提質

    最大化提升柑橘價值

    眼看產業已走上正軌,每年可帶動戶均增收2萬元,竹坪村村支兩委沒有固步自封,這些年又一心琢磨著怎么提質增效,進一步做大柑橘的價值。

    “我們通過增加有機肥,降低化肥、農藥使用,改良品種等多種措施,持續推進生態種植。”周迎春說,如今竹坪村化肥使用量下降20%,柑橘品質更好,新發展的“龍回紅”品種能提前1個月錯峰上市,價格也賣得更高。

    為進一步提高單產,村上還有針對性地加強柑橘技術培訓,尤其是在修枝整形等技術含量較高的關鍵環節上。

    目前竹坪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有柑橘,一到管護期,許多種植大戶面臨著“一工難求”的問題。

    竹坪村去年順勢成立了村集體勞務公司。去年,該公司在幫助大戶解決用工難題的同時,實現盈利7萬多元,今年預計能超過10萬元。

    “接下來我們將把剩下的1000多畝地都發展起來,做到應種盡種,并依托柑橘產業發展鄉村旅游。”在竹坪村的觀景平臺上,看著山下漫山遍野的柑橘樹,周迎春介紹,巫(溪)云(陽)開(州)高速建成后將在雙龍鎮設立服務區,依托更加便利的交通,竹坪可趁勢發展春賞花、夏野炊、秋摘果的近郊周末游。

    “到時候游客直接到地里去摘果子,村民到手的真金白銀會更多!”周迎春笑著說。

    櫻桃花開了!踏青賞花打卡,春日氛圍感拉滿!

    春日花海已上線,快來get同款美景!

    云陽建筑“開滿花”?這是什么神仙操作!

    太美了!云陽也有自己的“冰雪大世界”了!

    云陽:油菜花開春意濃 踏青賞景正當時

    云陽:霧凇奇觀宛若仙境

    ···今日要聞

    ···推薦視頻

    云陽新聞20250411

    ···今日報紙

    云陽報第20200806期

    s

    ···網站專題

    ···廣告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 2008- yunyangw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云陽縣融媒體中心版權所有 渝ICP備15011569號-2
    網絡舉報APP下載 | 電話舉報號碼:12377 | 國家郵箱舉報地址:jubao@china.org.cn | 渝公安網備50023502000148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虹口区| 丰顺县| 南召县| 阳原县| 来安县| 安阳县| 林周县| 四会市| 唐河县| 仁化县| 石景山区| 松溪县| 临颍县| 克什克腾旗| 信宜市| 遵化市| 仙桃市| 阿拉善左旗| 通渭县| 云阳县| 定边县| 建昌县| 彭水| 宁南县| 长沙市| 永胜县| 隆安县| 宾阳县| 开化县| 宽城| 临朐县| 永顺县| 虎林市| 双城市| 德安县| 九江市| 棋牌| 大姚县| 龙口市| 江华|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