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農村兒童關愛保護新模式" />
云陽網訊(記者 鄧磊 實習生 張詩怡)善心云陽,童愛泥溪。10月16日,在國家扶貧日來臨之際,“迪馬泥溪兒童關愛中心”揭牌暨兒童信息服務平臺——“心橋”系統和兒童電話手表捐贈儀式在泥溪小學舉行。這是重慶積極探索農村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建設的一項創新成果。
揭牌儀式上,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唐步新對迪馬泥溪兒童關愛中心和“心橋”計劃給予肯定。唐步新要求,全市民政系統要聚焦兒童福利,在兒童關愛服務的廣度、深度、溫度、力度上持續發力。要延伸服務的廣度,加大兒童福利政策宣傳解讀,擴大知曉度和覆蓋面;要拓展服務的深度,建立健全組織領導、協調聯動、日常監管、安全保障等工作機制,形成農村兒童“陣地+服務+機制”三位一體工作模式,打造具有重慶特色的農村兒童關愛保護體系;要提升服務的溫度,協調民政、教育、公安、衛生、婦聯、團委等部門齊抓共管,營造兒童關愛保護“最廣朋友圈”;要加大服務的力度,聚焦兒童群體,堅持問題導向,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兜底保障,健全服務體系,加快服務能力建設,切實把兒童福利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
縣政協主席賴建彬在致辭中說,近年來我縣兒童福利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兒童關愛中心和信息服務平臺的的建成、兒童電話手表的使用,將助推政府、學校、家長、學生互動,形成泥溪鎮“四位一體”的兒童關愛保護網絡,更是有利于在全縣建立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工作服務體系。希望泥溪鎮全體干部群眾、泥溪小學校全體師生珍惜這份情,記住這份愛。
市政協常委、迪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韶穎和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學義共同為 “迪馬泥溪兒童關愛中心”揭牌。
新聞鏈接:
位于泥溪小學的迪馬泥溪兒童關愛中心,是重慶迪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將現代城市更新、社區發展的先進理念引入鄉村幫扶的一次新嘗試。中心遵循“動靜分區、科學布局、一室多用、隨用隨調、筑夢童真、回應需求”的理念,設計了動力書塔、文化梯步、多趣教室和多功能廳,賦予了更多有助于兒童學習成長的功能,能滿足當地居民親子陪伴、文化活動、興趣集會等多樣化需求。中心還有很多功能性設備,幫助他們身心健康成長。
“心橋”計劃是通過“互聯網+”方式,搭建起兒童和父母心靈的橋梁及社會關心的橋梁、社工志愿者愛心的橋梁,并聯動相關部門形成關愛體系,包含兒童大數據系統、兒童關愛系統和應急處置聯動系統等,可實現兒童安全教育、安全保障、心理咨詢、緊急呼叫、主動關愛、指揮調度等功能。當天,恩谷科技向泥溪鎮政府贈予了“心橋計劃”信息系統,并向泥溪小學在校學生捐贈了517只兒童腕表,中國移動還向孩子們贈送了每月300分鐘通話分鐘數及100M的流量,可實現留守兒童與遠方父母的親密溝通、視頻交流、微聊及軌跡查詢、智能定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