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倒計時第75天
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是137萬云陽人民一直以來的期盼
新一輪脫貧攻堅戰
云陽實現了145個貧困村
13.4萬貧困群眾如期脫貧
2018年正式退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連續5年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位居全市前列……
是云陽在脫貧攻堅這場大考中交出的亮眼答卷
云陽的脫貧攻堅工作也受到了
中央、市級等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視頻:CCTV-13《朝聞天下》報道云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后葉鎮距離縣城80多公里,是典型的偏遠鄉鎮。在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當地黨委政府經綜合考慮后,把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居民點選在了集鎮所在地的后葉社區4組,這里不但教育、衛生、交通便利,還布局有核桃園、油橄欖園、黃金苗圃園、稻蝦園、水產養殖園等“一帶十園”產業基礎。
對搬遷下來的貧困戶也基本都安排了不同的公益崗位,對于其他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群眾也能夠就近務工,讓搬遷群眾有事干,有錢掙。
視頻:《重慶新聞聯播》報道云陽扶貧工作
脫貧攻堅進入收官之年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
不少涉農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嚴峻挑戰
為幫助它們輕裝上陣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
在云陽,生產塑料、塑膠制品的金田公司今年因為安置了2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15名退役軍人,就享受到了政策紅利。
云陽縣金田塑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丁櫻璐說:“其中退役軍人跟建卡貧困戶,這一塊優惠增值稅有15萬之多。”
重慶日報報道云陽扶貧工作
脫貧致富奔小康既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如何深入幫扶貧困群眾實現穩定脫貧?近年來,云陽立足縣情,著力寫好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就業扶貧三篇“文章”,正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步致富。
聚焦質量,牽住產業“牛鼻子”
10日13日,在云安鎮新建村九葉青花椒園里,負責人朱亞軍正帶著村民整地、修枝、除草,為來年的花椒豐產做準備。“今年花椒收了差不多7萬斤,不但我掙了錢,村民們也得享紅利。”據朱亞軍介紹,目前在該花椒園長期務工的有30余人,村民在花椒園的務工收入加上土地流轉費,綜合下來每年收入可達到3萬元左右,幾年下來已幫助8戶30多名貧困勞動力順利實現脫貧。
(點擊下圖查看原文報道)
(重慶日報 截圖)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未來,云陽踏上新的征程
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的要求
繼續發揚“眾志成城、苦干實干”的脫貧攻堅精神
久久為功
持續鞏固脫貧成果,不斷提升脫貧質量
全力以赴打好全面小康收官戰
盡心竭力打好鄉村振興接續戰
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溫馨提醒】:請廣大市民近期如非必要不要前往山東青島;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是預防傳染病簡單、經濟、有效的方法。做到勤洗手、常通風,不隨地吐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