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后葉鎮清順村2組村民黃后春踏著干凈整潔的硬化路,來到自家菜園地查看黃豆長勢,再過段時間,他搬到場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后,種的第一季黃豆就要收獲了。
搬遷戶在菜園地除草 丁寧攝
清順村是全鎮最為偏遠的一個村。今年5月,黃后春一家三口從山上的老房子搬到后葉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進了75平方米的新樓房。
安置點菜園地和水產養殖基地航拍圖 劉興敏攝
在黃后春的新房,衛生間、廚房干凈整潔,洗衣機、電冰箱、電視機等家電一應俱全。站在自家客廳的窗戶前,他和筆者聊起一年多來生活的變化?!耙郧袄戏孔有藿〞r間太久,空間狹小光線還不好,距離鎮上又遠,下山趕場買東西一去一來就是三四個小時。”黃后春說,現在下樓兩分鐘就是安置點專門配套的綜合購物超市,健身廣場、便民服務點也都在家門口,比過去方便不少。
但在搬遷之初,黃后春有些不放心。“我50多歲了,當了大半輩子農民,除了會種點地,其他的啥也不會干,下山后遠離土地,以啥養家糊口?”
產業園采摘黑木耳 殷光瓊攝
據介紹,后葉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占地32畝,建有房屋6棟。共安置貧困戶41戶149人,隨遷戶54戶234人。為了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該鎮從提升公共服務、完善產業配套、就業幫扶、社會保障等方面發力,根據貧困群眾的勞動力強弱程度,因人設崗,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有就業崗位,無勞動力的貧困群眾有生活保障。
在安置點,黃后春父子倆找到了工作。“政府幫我安排了公益性崗位,負責協調管理整個安置小區的19名公益崗人員,每月有850元的工資,兒子經過技能培訓,經過商會牽線,到外面找到了工作,一個月收入4000多元。”黃后春說,自從搬進新家,這日子是越過越好了。
后葉鎮后葉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殷光瓊攝
考慮到搬遷戶在搬遷之前有種菜養魚的習慣,后葉鎮政府依托原有的水產養殖園和零散的邊溝地塊,經過綜合整治后,建成標準化的菜園地和水產專業合作社,分配給搬遷貧困戶。黃后春家也分到一片菜地,并種上了政府免費發放的黃豆。
在安置點附近,筆者看到四周均是綠油油的一片油橄欖林,還有一個正在建設中的3000平方米植物油加工廠。據安置點負責人介紹,周邊的1000畝油橄欖種植園和這個加工廠優先為搬遷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
后葉電影院 殷光瓊攝
走出加工廠,一塊大型LED顯示屏映入筆者眼簾,一輛雙人自行車緩緩向青石路駛去。據介紹,這是安置點開發的休閑項目,除了自行車還配有電影院、游泳池、劃船、垂釣、文娛中心等。此外,該鎮還修建了幼兒園,開設留守兒童“四點半課堂”,升級衛生院、開展醫養服務,設立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實行趕場日集中辦公,解決搬遷戶回村辦事不方便等,讓搬遷戶搬得安心、住得舒心、過得開心。
“現在房子好、環境好,我們一家致富的動力更足了,好政策加上自己勤勞,生活肯定越過越紅火。”黃后春感嘆道。
(通訊員 丁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