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脫貧攻堅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云陽專場舉行
張學鋒覃昌德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云陽網訊(記者 王彬彬 唐斌)9月11日,重慶市脫貧攻堅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云陽專場在市新聞發布中心舉行。
縣委書記張學鋒作了題為“眾志成城苦干實干,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少”的新聞發布。縣委副書記、縣長覃昌德,市政協副秘書長吉強,龍角鎮泉水村第一書記劉江龍參加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由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副處長張曉川主持。
張學鋒代表縣委、縣政府感謝大家對云陽脫貧攻堅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注和支持。他說,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是137萬云陽人民一直以來的期盼。30多年來,我們始終牢記初心使命,腳踏實地,接續奮斗,“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幫助35萬貧困老鄉過上了吃飽穿暖的日子。新一輪脫貧攻堅戰,實現了145個貧困村、13.4萬貧困群眾如期脫貧,2018年我縣正式退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張學鋒表示,在精準扶貧路上,云陽主要在“三個好”上聚焦聚力、精準發力,堅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一“好”是盡銳出戰,吹好脫貧攻堅集結號。領導下沉“包戰區”。全縣30名市管領導擔任42個鄉鎮(街道)戰區“指揮長”,定點包干、常態督戰脫貧攻堅工作。干部幫扶“齊上陣”。選派了14836名干部職工全覆蓋結對幫扶貧困戶,落實了1380名醫生幫扶因病致貧戶、6376名教師幫扶因學致貧戶、531名科技人員幫扶有產業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做到一戶至少一個幫扶人,不脫貧不脫鉤、不小康不松手。工作隊駐村“攻堡壘”。精選1457名年富力強的干部到貧困村駐村幫扶,助力集體經濟“破繭成蝶”。社會幫扶“聚合力”。250家民營企業組成40個幫扶集團參與幫扶,助力脫貧攻堅。凝聚起決戰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形成了縣鄉村三級一起抓,干部職工齊上陣,社會各界踴參與的濃厚氛圍。二“好”是精準施策,打好增收致富組合拳。“三大行動”興產業,助力穩定增收。實施主導產業培育行動。建成柑橘園區30萬畝、中藥材基地8.9萬畝、牛羊飼養量142萬頭,村村都有了主導產業;村集體經濟全部破殼清零,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60%,聯結帶動3.4萬戶貧困戶穩定增收。實施到戶產業扶持行動。每年扶持2萬余戶貧困戶“家養一頭豬、戶種一畝菜”發展“短平快”增收項目,貧困戶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實施農特產品助銷行動。打造“天生云陽”區域公用品牌和“云陽洋”農村電商品牌,讓山貨變網貨,累計助銷農特產品22.8億元。“三刀發力”促就業。圍繞磚刀、面刀、菜刀為特色的“三把刀”,針對性開展技能培訓16萬人次,助5.8萬貧困勞動力帶著技能闖市場,云陽的面工占領了全國70%的鮮面市場。三“好”是志智雙扶,聚好同奔小康精氣神。開展干群一家親。以“一次愛心走訪、一次迎新大掃除、一件貼心實事、一份溫馨禮包、一件幫扶助耕”為主題活動等,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扶貧先扶志。以文明衛生、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等“八大理念”為重點,評選“八好之星”2.9萬戶。對主動脫貧的貧困戶頒發“同奔小康榮譽證”,激勵貧困群眾不等不靠,以“志”脫貧。教育扶貧“斬窮根”,全縣無一名學生因貧失學輟學,對不能隨班就讀的473名殘疾學生開展送教上門,各項舉措確保貧困家庭學生能上學、有學上、上好學。
張學鋒表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未來,云陽踏上新的征程,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嚴格落實“四個不摘”的要求,繼續發揚“眾志成城、苦干實干”的脫貧攻堅精神,久久為功,持續鞏固脫貧成果,不斷提升脫貧質量,全力以赴打好全面小康收官戰,盡心竭力打好鄉村振興接續戰,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