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駿 白麟 夏元 申曉佳
圖①: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廣達(重慶)電腦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在生產線上作業。
圖②:重慶海爾工業園滾筒洗衣機生產線上,機器臂正有條不紊地作業。
圖③:兩江新區互聯網產業園,豬八戒、易極付等企業都有嚴格的數字經濟安全管理程序為客戶服務。
圖④: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技術人員正在調試新近研發的80公斤六關節機器人。
圖⑤:在聯合微電子中心展廳,其自主研發的180納米硅光工藝設計工具在這里展示。
圖⑥:在位于兩江新區水土園區的中國電信兩江騰龍數據中心(二期),工作人員正在調試維護設備。
(本版圖片均為本報資料圖片)
8月下旬,市經信委公布了一組數據——
2019年,重慶智能產業增長速度達到14%,遠遠高于全市工業增長水平,也遠遠高于全國制造業發展水平。
今年上半年,雖受疫情沖擊,重慶智能產業增長速度依然超過7%,顯示出快速發展勢頭。
羅馬非一天建成。自2018年以來,重慶聚焦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方向,從多方面出發,為智能產業提供“陽光雨露”,推動其快速發展。
基礎扎實
智能產業在工業領域“大展拳腳”
發展智能產業,不能簡單地“無中生有”,得看自身條件與基礎。
重慶的基礎,便是自身的優勢產業:工業。
作為工業重鎮,重慶有悠久的歷史和雄厚本底,而且門類齊全,有汽摩、有色金屬、裝備制造等傳統制造業,還有生物制造、液晶電子、信息通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
對智能產業而言,這是一個可以“大顯身手”的環境——工業為智能產業提供應用場景。同時,智能產業也推動傳統工業轉型升級,由制造向智造邁進。
于是,重慶的工業與智能產業迅速擦起火花,越來越多的智能工廠因此出現。
這些車間里,多臺無人駕駛的物流車來回穿梭運載物料;生產線上,多臺機器人整齊劃一進行流水作業;一塊普通玻璃,經過智能化工藝加工后,可以變為手機及電腦的液晶顯示屏……
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實施1280個智能化改造項目,認定115個數字化車間,25個智能工廠。今年,我市又在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重點支柱產業、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智能制造擴容拓面、發展生產性服務業5個領域加速智能化進程。
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我市電子產業同比增長了9.6%,非終端電子產業增長了12.4%,初步構建起以“芯屏器核網”為重點的智能制造生態。
另一方面,重慶一直注重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結合”,布局了不少信息化基礎設施,如5G基站、工業互聯網域名解析體系等,這些都為推動智能制造場景、人工智能應用等打下了好的基礎。
比如,截至8月下旬,全市4G網絡已實現全覆蓋,成為西部首個“全光網”城市,實現城市光纖到戶全覆蓋;在5G建設方面,我市現已建成5G基站4.2萬個,5G用戶達到316萬,重慶5G發展處于全國第一梯隊。
“良好的工業基礎,扎實的信息化基礎設施,這些都是重慶給智能產業發展提供的條件,也是智能產業能夠蓬勃發展的原因。”市經信委主任陳金山說。
態度積極
頂層設計 平臺搭建 人才引進環環相扣
去年8月,重慶出臺《重慶市全面推行“云長制”實施方案》。
何為“云長制”?
“‘云’是公共信息基礎設施,數據‘上云’后需要人來進行管理,‘云長制’就是這套管理體系。”市大數據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云長是從科技概念衍生出的一個管理者身份。
他表示,在數據治理、安全防護等方面,“管云”“管數”“管用”都需要“云長”。
“云長制”,體現了重慶決心打破“數據壁壘”、破除“數據孤島”,不斷提升數據“上云”水平的態度,也體現了重慶發展智能產業的決心。
早在2017年10月,重慶市政府確定了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勾畫了“智造重鎮”發展的基本藍圖。
2018年,重慶正式發布《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展戰略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累計推動25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52%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網絡化制造階段,智能制造關聯產業產值突破300億元。發展智能產業的路徑,進一步明晰。
目標確定后,重慶開始為智能產業搭建平臺,比如智博會。
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在重慶舉行。共有407位國內外企業高層,以及來自30個國家(地區)的202名國外專業嘉賓參會,參展企業537家;
2019年8月,第二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28個國家(地區)的843家企業參展;
今年9月15日,2020線上智博會將舉行,這場關于智能化的盛會依舊持續……
人才支撐,也是重慶為智能產業發展布局的核心要素。此前,重慶出臺《重慶市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行動計劃(2018-2020年)》,建設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30個人工智能+學科群,每年投入3000萬元支持學科群建設,并強化與國內外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合作,積極育才、引才。
重慶還在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積極爭取國家有關數字經濟發展改革試點,并快馬加鞭,加快工作方案編制、落地。
2018年,重慶入圍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五大國家頂級節點建設城市;2019年10月,重慶獲批建設首批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今年1月,重慶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今年6月,重慶召開發展數字經濟推進大會。大會提出,面向未來,重慶發展數字經濟,要立足自身發展基礎和優勢條件,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傾力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引領全市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環境良好
為企業排憂解惑 讓智能企業“留得住”
聯合微電子中心,是一家集成電路領域的高精尖研發企業。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園落戶后,園區便當起了它的“保姆”。
“我們按照國際化科研機構的建設標準,迅速完成了中心辦公大樓的裝修和辦公設施的配備,滿足了企業直接拎包入住、快速辦公的高效率需求。”西永微電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進一步完善中心的工作環境,園區對標國際化科研人才生活配套標準,專門裝修建設了花園餐廳和精裝公寓,為引進的高技術人才提供了堅實的后勤保障。
“園區還為我們解決了很多‘疑難雜癥’。”聯合微電子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中心落戶后,園區不僅幫助企業申報各類科研財政項目,還積極協調解決引進中心人才生活居住、子女教育等現實問題。
沒了“后顧之憂”,聯合微電子中心專心研發。今年上半年,該中心面向全球發布了我國首個自主開發的180納米成套硅光工藝設計工具,可用于設計制作硅基光電子芯片。其技術位于行業領先。
“不僅要讓企業進得來,落得下,更要留得住。”西永微電園副總經理陳昱陽說。
這也是重慶的理念。
比如,今年受疫情影響,多家企業復工復產后,遇到用工難、供應鏈受阻等情況。重慶相關部門立刻就這些問題出手,從生產料件、防疫物資、
同時,重慶還出臺了支持企業“40條”,從“金融支持、財稅紓困、降低成本”三方面入手,幫助企業渡過生產經營難關。
優質的服務,也讓不少智能企業受益,紛紛為重慶點贊,甚至增設投資。
今年,SK海力士二期項目正式投入使用,這是SK海力士在重慶落戶的第二個項目。兩期項目產能合并后,重慶成為SK海力士在全球海外最大的封裝測試基地。
“公司落戶重慶以來,市、區兩級政府及相關部門都全力給予支持,也一直幫忙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問題,這給了我們在重慶長期發展的信心。”SK海力士半導體(重慶)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案例>>>
全方位幫扶助中小微企疫后新生
“疫情期間是我們最難熬的日子,幸虧有政府和平臺企業給我們雪中送炭,我們熬了過來!”9月2日,重慶樂湛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談到前段時間的經歷時,又是感慨又是感激。
樂湛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兩江新區產業園,是豬八戒網平臺孵化的一家小微企業。疫情期間,公司業務大幅下降,占到經營成本大頭的場地租金壓力一下子就大了起來。
樂湛科技負責人表示,當時,該公司正在發展初期,遭遇疫情影響,幾乎就要堅持不住。
關鍵時刻,兩江新區產業園管理單位和國有產權公司出臺扶持政策,減免了豬八戒網平臺孵化三個月的場地租金,豬八戒網又將減免政策落實給企業,共減免租金88萬元,其中樂湛科技就減免了14400元。
在受疫情影響的這幾個月里,政府和平臺企業給予中小微企的幫助,可以說是“無微不至”。
今年3月,在了解到豬八戒網旗下八戒財稅諸多客戶出現經營困難后,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兩江新區稅務局主動聯系豬八戒網,想要給各中小微企業解讀一下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的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幫助大家通過減稅降費給企業減負。
豬八戒網立即組織全公司力量,號召廣大客戶來參加培訓。3月5日,1575位創業者參與培訓,會后反響極佳。
3月12日、3月20日、4月13日、5月9日、6月30日,稅務部門和豬八戒網又聯合推出多次培訓,針對出口退(免)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費、非稅收入等相關政策進行專項解讀,上萬名創業者參與培訓,收獲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近段時間,重慶和兩江新區又針對豬八戒網等平臺企業和廣大中小微企,密集出臺一系列利好政策:政務數據資源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做好促進企業創新有關工作的通知、重慶兩江新區促進科技創新發展辦法、加快發展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的實施意見……
此外,政府部門還向豬八戒網提供了高層次人才認定和人才激勵政策、企業研發投入獎補、融資貸款、項目建設投資補助等,及時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各類問題。
例如,今年初豬八戒網想要拓展數字人才培訓業務,但是不具備民辦學校資質。經過兩江新區人社部門協調,企業順利解決了辦學資質中的場地、師資、課程等問題,最近已開展培訓業務。
“作為一個數字經濟領域的大型平臺,我們在受到政府幫助的同時,也要為更多數字經濟企業的發展,提供陽光雨露和土壤。”豬八戒網負責人表示,疫情發生以來,豬八戒網持續發起“共同保護企業生命線”行動,推出“免見面”靈活用工、人才包時服務,助力30萬家企業降本增效。
今年上半年,豬八戒網平臺服務商注冊量同比增長116.8%,靈活用工訂單同比增長375.8%。8月8日,豬八戒網又舉辦了企業服務年中大促“八八節”活動,人才可以在60秒內開店出售服務實現靈活就業;豬八戒網創始人朱明躍直播“賣人才”,當日成交量突破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