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豬飼料要粗細搭配,營養均衡,種豬、母豬、仔豬的具體搭配又不一樣?!痹诠柿赕倢毰d村的一家生豬養殖場,脫貧戶錢直元向記者高興地介紹他的養豬經驗,“小豬仔一天要喂四五次,少喂勤添,我要多弄一些備著。”
不喂飼料的“糧食豬肉”很受廣大消費者青睞,經常有人主動到錢直元家購買生豬,加上這兩年豬肉價格持續上漲,一頭出欄的生豬能賣上四五千元。在故陵鎮黨委政府、幫扶單位的合力幫扶下,已經54歲的錢直元怎么也沒想到,這一頭頭小豬仔成了致富寶,讓這個貧困家庭走上了小康路。
產業幫扶迎轉機
2016年以前,錢直元一家3口人生活貧苦,“每天就是洋芋、紅苕為主食,米飯幾乎吃不上,一個月能開一次葷就不錯了”。他的老伴常年患有慢性疾病,為了照顧妻子,錢直元沒辦法外出打工,只能一邊照顧妻子一邊在家種些土豆、玉米、紅薯等維持基本生活。
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錢直元一家迎來了轉機。2016年,在云陽縣故陵鎮黨委政府、幫扶單位云陽縣應急局和應急局駐故陵鎮寶興村工作隊的大力幫扶下,錢直元開始發展牲畜養殖,在年初購買了一頭小牛和兩頭仔豬,并得到了2000元的到戶產業幫扶資金。憑借參加扶貧農業技能培訓學到的養殖技術,這一頭牛、兩頭豬在年底順利出欄,家庭收入直接翻了兩番。
在之后兩年,縣應急局駐故陵鎮寶興村工作隊為了讓錢直元鞏固脫貧成果,主動與其他鄉鎮的養殖大戶聯系,帶著錢直元到養殖大戶家學習養殖技術、防疫等。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甜頭后,錢直元逐漸擴大了養殖規模,家里還購置了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用設備,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