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產業路:“空殼村”到“遍地開花”
暢通路修到家門口,帶來的不僅是出行方便,更重要的是帶動了農村產業發展。
在南溪鎮平安村,一條寬闊的水泥公路沿著深溝子河盤山而上,道路兩旁80公頃花椒林為鄉村增添了一抹綠色。
七月,花椒采摘進入尾聲,平安村村民李孟蘭正和大伙兒一起采摘最后一批花椒,并給花椒樹修枝。
“花椒地的活多,除了修枝,還要除草、施肥……一年下來能掙兩萬多元的工錢。”李孟蘭的務工收入是家里主要經濟來源之一,“能掙錢,能照顧家里,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平安村距離南溪場鎮16千米,村里未修路時,村外的車進不來。“當時就在家種糧食、養魚,但路不通,也沒法運出去賣。”李孟蘭說,那時候村里沒有產業,只能種點莊稼靠天吃飯。
2013年,李孟蘭的丈夫生病不能干重活,需要人照顧,家里還有孩子要讀書。李孟蘭一家成了村里的建卡貧困戶。
改變發生在2017年。這年,村里連通場鎮的牛南路完工,全長14.6千米,寬4.5米,連通了村里10個村民小組。路通了,村里飛出去的“金鳳凰”也飛回來了。
2017年年底,平安村村民龔義軍返鄉創業,在深溝子河兩岸,以每公頃3000元的費用,流轉了80公頃荒坡建成了花椒基地,成立了云陽深溝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有了企業,村民不用出門就能找到工作。龔義軍說:“從開荒到花椒苗種植、管護再到今年的花椒采摘,我都請的村里人,一年的勞務支出超過60萬元。”
李孟蘭也來到公司務工。踏實肯干、學習能力強的她很快得到了龔義軍的認可,還被選派到梁平參加花椒修枝培訓,成了公司的技術工,負責教村里的其他村民管護花椒,一年的務工收入有兩萬多元,早已擺脫了“貧困帽”。
今年,80公頃花椒初次投產,產鮮花椒1萬多公斤,銷售收入20余萬元。龔義軍說:“三年后,花椒達到豐產,能產干花椒、鮮花椒35萬公斤,按現在干花椒每公斤100元,鮮花椒每公斤32元來算,銷售收入能達到700多萬元,當然勞務費也會跟著漲到每年120萬元左右。”
除了花椒產業,村里還發展了200頭肉牛、500只山羊、13.3公頃生態魚、13.3公頃桑蠶、1萬只土雞等生態養殖業,預計今年下半年還將發展中藥材種植。
道路的暢通,基礎設施的完善,讓平安村從“空殼村”搖身變成“實業村”,托起了百姓的致富夢,為全縣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