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刻,為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今年以來,云陽縣率先在全市開展脫貧攻堅“百日決戰行動”,確立了“雙零一百”的脫貧攻堅目標,堅持“戰疫”“戰貧”兩手抓、兩手硬,以精準扶貧“十大專項行動”為抓手,保持攻堅態勢,下足“繡花”功夫,壓實攻堅責任,以必勝的決心、務實的舉措,全面吹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號角。
云陽處于三峽庫區腹心、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2014年,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62個、貧困人口12.7萬人,貧困發生率12.8%。新一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云陽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聚力脫貧轉化出實招,聚焦貧困幫扶求實效,在“精準扶貧”上下硬功夫,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截至目前,云陽全縣162個貧困村全部整村脫貧,貧困人口下降到2911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3%。
健康扶貧新模式 居家康養助脫貧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比例居高,化解特殊貧困群體難題是脫貧攻堅最為突出的挑戰之一。近幾年,云陽全力實施健康扶貧專項行動,完善縣、鄉、村三級醫療體系,創新推進獨具云陽特色的大病臨時醫療救助、居家康復等舉措,貧困群眾“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的目標已逐步實現。
鳳鳴鎮陽鳳村脫貧戶黃偉軍在2013年突遇車禍高位截癱。“看病把家里的積蓄都用完了,父母老了,孩子還小。”作為家中的頂梁柱,七尺男兒回憶起當年的境遇,禁不住潸然淚下。舉步維艱之際,正是黨和國家扶貧政策春風化雨之時。
2014年,云陽在健康扶貧中創新推出居家康復救助舉措,因病致貧的黃偉軍因此獲得了每月500元的醫療救助費用。經過系統治療和康復訓練后,黃偉軍的身體漸有起色。
去年,云陽又開始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針對不同健康類別的群眾,因病施策、精準施治,推行“123+1”簽約模式。黃偉軍與鳳鳴鎮中心衛生院家庭醫生團隊簽約,1名鄉村醫生和1名衛生院醫師以及1名護士3人組成的團隊開始每月入戶對黃偉軍進行健康指導和康復訓練。
得到更加精細化的醫療服務后,黃偉軍憑著毅力堅持鍛煉,奇跡終于發生了,如今的黃偉軍不僅重新站了起來,還在家門口養殖了幾桶中蜂,打算靠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的新生活。他的女兒黃海燕也義無反顧選擇了學醫,返鄉做了一名村醫,用最有意義的方式回報社會。
大病臨時醫療居家康復治療救助是云陽健康扶貧專項行動中的創新舉措之一。截至目前,云陽健康扶貧工作已助推了1.1萬戶,3.8萬名因病致(返)貧貧困人口脫貧;建卡貧困患者縣內住院個人自付費用負擔下降到9.26%;“三個一批”均達100%(大病集中累計救治92791人次、慢病簽約服務累計75956人次、重病兜底保障累計7595人次),“先診療后付費”政策得到了全面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