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鄭紅均 實習生 李歆宇)“城市內,閑置地塊也姓‘公’不姓‘私’,居民個人怎可隨心所欲砍樹鏟草去種菜?”近日,有市民反映,雖然相關部門對毀綠種菜現象進行了集中整治,但在城區一些地方,仍有人我行我素,將城市閑置土地或公共綠地變成私家菜園,毀壞城市形象。
在青龍街道伴江公園附近的一樓棟旁,幾塊栽種著綠色蔬菜的“自留地”與周圍干凈美麗的城市環境格格不入。伴江公園連接塘坊路的道路下方,形成了一大片自家“菜園子”,肥沃的土壤里種著紅薯,絲瓜藤爬上搭建的架子,長勢良好。伴江公園的一條小路兩旁,青辣椒、茄子掛滿枝頭,似乎在對行人進行展示——又是一個“豐收季”。
臥龍居小區旁的一空地上,玉米即將成熟,南瓜藤掛在架子上開了花,人行梯兩邊的蔬菜地,紅薯葉、毛豆、小蔥等蔬菜生長茂盛。
碧水藍天小區對面的一空地上,翠綠的小蔥、韭菜與小道并排,南瓜藤順著墻上鐵網向四周延伸,蚊蟲嗡嗡“飛舞”。
近年來,隨著我縣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公共綠地、城市公園逐年增多,市民居住環境越來越好。“但遺憾的是,仍有少數市民因一己之私,把城市閑置土地或公共綠地當成了自家的‘開心農場’,毀綠種菜,破壞城市環境,給越來越美的城市‘臉面’上硬生生地加上道道‘傷疤’。”對于這些不文明行為,絕大多數市民表示反對。
如何根治這種毀綠種菜行為發生?在記者的采訪中,一些市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每個市民自覺自律是前提,同時相關部門更需持續用力、精細管護,大家一起來呵護美好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