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邊……”這首兒歌,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將拾金不昧的傳統美德唱進了中華兒女的心中。
這不,云陽的吳大姐撿到了上萬元的現金,比她幾個月工資還多,可她卻在原地等著失主的到來,并交到他手上。
事件回顧:
7月13日下午兩點左右,在四大家C棟6樓男洗手間內,江南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員工吳仲英像往常一樣,等別人用完洗手間后,便進去打掃衛生。一進門,她就發現一個黑色的手包掛在廁所的內門框的掛鉤上。
“這個包拉鏈沒有拉上,一沓現金露在外面,厚厚的一沓。”吳仲英說,這么多現金,當時自己的心就提上來了,估計有上萬元。
吳仲英一個月工資只有1500余元,一萬元相當于她近6個月的工資。但她沒有動心,只是急于找到失主交給他。她依稀記得之前使用廁所的是一名40歲左右的男士,是一個生面孔。雖然吳仲英發現現金后就馬上追了出去,但是一來一去十來分鐘,哪還看得到人影。
“既然是我看到了這筆錢,我就有義務保管好。找不到失主,那我就等失主來找我。”吳仲英等了半個小時左右,失主卻遲遲沒有出現。
另一邊,失主楊先生走出廁所后,一路開車向東,直到開到金科后,突然發現隨身攜帶的手包丟了,這才想起出廁所的時候,沒有把手包帶出來,火急火燎地開車返回。失主楊先生剛剛找回到這里,吳仲英懸著的心也總算是放下了。
據了解,包里的現金有12015元,以及名片和身份證等物品。楊先生清點了包里的現金,分文不少。失主楊先生激動地表示,“我沒抱太大希望,我想可能包里面的錢會被拿走的,多虧了吳大姐,讓我的錢失而復得。”
吳仲英說:“我在物業崗位工作了5個年頭,上班是物業員工,下班是志愿者,居民遇到急事難事我都會搭把手,今天讓手包能物歸原主,我也很高興。”
通訊員 李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