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問題,關系千家萬戶的基本生活保障。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關鍵時期,我縣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工作目標,緊盯農村危房改造、老舊房整治等民生實事,加快推進農村住房保障工作,全力改善農村居住條件,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憂居”變“優居” 共圓安居夢
近日,走進鳳鳴鎮陽鳳村,只見一個嶄新的農家小院點綴于群山綠樹之間。今年5月入住新居的何承林一家,是陽鳳村的貧困戶。早年間,一家人居住在年久失修、漏風漏雨的老屋中,生活舉步維艱。
為改善其基本住房條件,縣住建委和鎮村進行實地摸排調查后,為他申請了危房改造。如今,何承林家的新居空間寬敞、生活設施齊全,一家人住得踏實又安心。
“我家原來的房子一到下雨就要用家里的壇壇罐罐來接水,有一兩次吹大風下大雨,感覺房子要垮了。”何承林看著昔日潮濕陰暗的土磚房變成了如今明亮寬敞的磚混房,笑得合不攏嘴。
張玉付也是鳳鳴鎮的貧困戶,不大的老房子里居住著一家6口。今年,根據脫貧攻堅住房保障政策,張玉付被列為了危房改造戶。經過3個多月的拆除重建,張玉付家嶄新敞亮的磚混平房已經竣工,80平方米的新房內,臥室、廚房、衛生間等布局完善,讓張玉付家從“憂居”變成了“優居”。
縣住房城鄉建委村鎮科科長李炳然介紹說,建筑面積D級危房按照人均25平方米,最大不超過80平方米的標準進行建設;C級危房通過維修加固解決住用安全,同時也配備廚房衛生間等功能用房。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摸排篩查力度,對住房安全確實有問題的建卡立檔貧困戶按照發現一戶解決一戶的原則,確保貧困戶不住危房。
異地搬遷安置奔向美好生活?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雙土鎮營鶴村因山深坡陡種不出好莊稼。近年來,雙土鎮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謀篇布局全鎮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讓村民搬出好日子,搬出幸福感。今年5月,全鎮22戶搬遷貧困戶和26戶隨遷戶集中搬到了新家。
“以前做夢都沒想到的事情,現在實現了。在搬進新房的同時,我還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有了穩定收入來源。”營鶴村村民何賢碧自從搬進集中安置點,就像變了個人,跳廣場舞、健身,生活越過越有滋味。
搬了新家,老百姓最關心的是就業。為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發展可持續,安置區產業發展和就業扶持是重中之重。對此,雙土鎮依托土地、政策及自然資源優勢,通過招商引入云陽縣高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坪東村、營鶴村以及塔棚村發展黃花、大米、生態漁業養殖等特色產業,常年提供采摘、管護等崗位,讓搬遷群眾也端上了結實的新飯碗。
“我們為符合條件的貧困戶搬遷戶都安排了公益性崗位,他們還可以在扶貧車間務工,能夠安心在這個地方過上幸福的生活。”雙土鎮營鶴村黨支部書記曾佳說。
據統計,2015以來,我縣已累計改造農村C、D級危房8468戶,其中C級2406戶,D級6062戶。改造一般農戶土坯危房2277戶。2019年我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市級示范工程3個,已搬遷安置貧困群眾162戶689人,有力保障了全縣貧困群眾的住房安全。
(記者 鄭紅均 朱學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