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云安鎮新建村九葉青花椒園,滿山遍野的花椒樹上掛滿了顆粒飽滿油亮的青花椒,椒香撲鼻。樹下,椒農們三五成群一片忙碌……
“修剪的時候要把多余的枝條修掉,樹內部和下垂的也要剪掉,樹冠中間留有空間,花椒長勢才好。”眼下正是花椒管護最忙碌的時候,新建村九葉青花椒園負責人朱亞軍一邊叮囑剪枝的工人要小心刺條,一邊對他們進行管護培訓。
新建村坐落在大山深處,由于村里的青壯勞動力大多外出務工,造成了村里土地撂荒。為盤活土地資源、增加群眾收入,2015年,村里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云陽縣渝泰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村里流轉了600畝荒地,栽種起九葉青花椒。
“九葉青”是所有花椒品種中最具競爭力的早熟品種,以果實清香、麻味醇正而著稱,還能夠健脾強胃、祛風除濕,市場前景廣闊。看著滿坡長勢較好的花椒,朱亞軍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今年花椒能夠收3萬公斤左右,我們不愁銷路。江津的客商來村里收,而且今年我們新建了花椒加工房,用于烘干花椒,這樣一來,鮮花椒儲存就不再難,還能提高花椒的附加值。”朱亞軍告訴記者。
近年來,新建村通過大力發展花椒特色產業,促進一批留守婦女和老人就業,幫助八戶30多名貧困勞動力順利實現脫貧。目前,在花椒園長期務工的有30多人,村民在花椒園的務工收入加上土地流轉費,綜合下來每年收入可達到3萬元左右。
“原來這些山坡都是荒起的,沒得經濟收入。前幾年這片開始種花椒,我就一直在這里務工,一天有80塊錢,每月按時領工資,生活有盼頭。”新建村村民王海珍一邊干著農活一邊說。
“小花椒”撬動“扶貧大產業”,村民們誰都不曾想到,之前的“撂荒地”如今成了“聚寶盆”。“我們引進花椒種植,主要看重它生態效益好、收益比較高,對水土保持比較好。發展花椒產業不僅增加了土地產值,荒山也得到了開發。”朱亞軍說。
(記者 何競嘉 鄧庭庭 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