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r id="muegw"><tbody id="muegw"></tbody></abbr>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table id="muegw"></table>
    <table id="muegw"></table>
  • <rt id="muegw"><delect id="muegw"></delect></rt>
    <li id="muegw"></li>

    自脫貧攻堅以來,云陽縣緊扣教育扶貧工作重點,聚焦特困學生、特殊群體、特困地區,因人因材因地精準施策,確保每一名貧困學生不因貧失學,讓他們能上學、有學上、上好學。

    貧困學生都“能上學”

    一個都不掉下

    再窮不能窮教育。云陽縣始終把貧困學生資助作為重點民生實事,不斷健全學前教育到大學階段貧困學生資助政策體系。針對貧困學生資助,建立了部門、鄉鎮、學校三級聯動機制,通過“部門聯合精準識別資助對象、全面落實資助政策、實施特困臨時救助、縣外就讀貧困學生全覆蓋函告”等措施,確保了貧困學生應助盡助、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因貧失學。

    脫貧攻堅以來,我縣發放貧困學生資助資金5.6億元,年均資助貧困學生4萬余人;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3.2億元,惠及學生4.4萬余人次;落實學前、義教營養改善計劃資金3.9億元,學生覆蓋率100%;全縣無一名學生因貧失學。

    譚常清是蔈草鄉豐樂村人,母親患有先天疾病,生活無法自理,家里的收入僅靠父親在外務工維持,但父親因一次意外事故,導致勞動力喪失,因此,家里唯一的經濟來源沒有了,譚常清的學習之路也差點終止。

    因為教育扶貧差異化資助的實施,所以,在2015年,譚常清在免去學費、住宿費的情況下,順利就讀了職教中心學習機電維修,同時,他還享受每學期1500元的國家助學金。如今,譚常青已順利完成了學業進入社會工作了 。

    水口鎮老林村的沈慧芳,目前就讀于重慶師范大學幼兒專業。2年前,她父親病逝,母親患上癲癇,家里失去了主要經濟支柱,面臨失學。在最無助時,云陽縣教委聯合學校為她送去了關心與資助,讓她再次點燃了求學的熱情,成績穩步提升,順利考上大學,最終通過生源地助學貸款順利進入大學。

    特殊少兒“有學上”

    “送教上門”托起折翼的天使

    “咱們一塊來寫字,4像小旗迎風飄,是不是啊,再來一個,5像秤鉤來稱秤,是不是啊……”

    日前,盤石小學教師任佳云帶著精心準備的課程,來到學生杰杰(化名)家中,為他輔導功課和康復訓練,這樣的教學已有近3年時光。

    高個子、皮膚白凈、身上的衣服干凈整潔,見到杰杰第一眼,讓人無法相信這樣一名青春少年竟是會先天性腦癱。

    高額的醫藥費給原本普通的家庭增添了繁重的經濟負擔。為了給杰杰看病,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才回來一次,照顧杰杰的事情就落在奶奶肩上。因為身體殘疾,加上奶奶年邁多病,杰杰一直待在家里,上學也成了一種“奢望”。

    “做夢都沒想到孩子能走路、能數數、還能對我笑。這是教育扶貧對我們一家的眷顧。”16歲的杰杰在任老師的陪伴下,上完課后又練習了乒乓球,一旁的奶奶牟之香看著孫子的變化特別欣慰地說道。

    就在2017年,盤石小學教師任佳云開始為杰杰送教上門,每周風雨無阻。任老師教杰杰走路識字,陪著孩子做游戲,帶著他打球,還專門給杰杰“私人訂制”了教材。幾年過去,杰杰變得樂觀開朗了很多,他從最初的無法走路、不能說話、孤僻膽小,變成了如今能走路,還能聽懂家長的話,主動與人交流溝通。“他能有這樣的進步,我已經很知足了。”牟之香很慶幸杰杰遇到上門送教的老師,感謝他幾年來的風雨無阻和悉心陪伴。

    杰杰能夠“有學上”就要歸功于云陽開展的“送教上門”活動。據縣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全縣1200余名特殊適齡兒童,成立特殊教育指導和資源中心,采取“輕度殘疾普通學校隨班就讀、中度殘疾特教學校集中就讀和重度殘疾送教上門”相結合方式,多措并舉,做到師資、教學、管理、保障“四落實”,確保每一名適齡殘疾兒童都能接受教育。

    其中,針對不能隨班就讀的200余名殘疾學生,云陽縣實行“三定一檔”管理辦法,根據殘疾學生的情況,為他們定老師、定教育目標、定教學內容,對殘疾學生開展生活自理教育、社會實用能力教育和提高未來生活質量必備的學科基礎知識教育,并落實“一人一案”,確保殘疾兒童每周能接受一次“一對一”的送教上門教學輔導和康復訓練指導,還對送教上門的殘疾兒童發放定額臨時救助金1000元。

    截至目前,全縣100余所中小學校累計為470名未在校殘疾兒童送教上門,實現了縣域內殘疾兒童受教育全覆蓋。

    貧困學生“上好學”

    一座座“嶄新”校園呈現

    泥溪鎮泥溪小學位于云陽縣長江南岸的泥溪河畔,距離縣城有40多公里,現有師生400余人。

    紅綠相間的操場、嶄新的桌椅、多彩的文化墻……如今,走進泥溪小學,映入眼簾的是充滿生機的校園美景,這都得益于我縣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項目(簡稱“全面改薄”)的實施。

    “改薄前,泥溪小學校舍陳舊失修,一到下雨天房頂漏水,地面潮濕,師生們在里面上課總是提心吊膽。改薄后,新建了教學樓,教室寬敞明亮,校園綠樹成蔭,師生們個個心情舒暢。”提起“全面改薄”,學校校長孫寶高興地合不攏嘴,興奮地向記者講述學校的新變化。

    2017年起,云陽縣投入資金574.06萬元,對泥溪小學教學樓、實驗樓外墻整修加固,學校大門、操場、教學樓道改造,校史陳列室建設,運動場軟化,校園綠化建設,校園有線無線網絡全覆蓋,安裝電子白板等。如今的泥溪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年時間不到,泥溪小學硬件設施得到全面升級改造,安全隱患全面徹底得到消除,校園更亮、更綠、更美,四季花香,處處育人,是一所老百姓滿意的校園。

    在云陽縣,像泥溪小學這樣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學校還有很多。2015年以來,累計投入3.6億元,實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工程,實現了全縣鄉鎮寄宿制學校全覆蓋;投入6000多萬元,實施了教育裝備標準化和教育信息化建設,實現了全縣中小學互聯網接入全覆蓋、教學多媒體設備全配備;為農村學校補充教師1453人,實現了音、體、美教師全覆蓋;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辦學水平明顯提升。

    (記者 王彬彬 余書仕)

    Copyright © 2008-2016  云陽網 版權所有  主辦:云陽縣委宣傳部  承辦:云陽報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黄石市| 焉耆| 兴化市| 确山县| 马关县| 文水县| 丰顺县| 偃师市| 睢宁县| 交城县| 师宗县| 芦溪县| 镇坪县| 宝山区| 湘潭市| 饶阳县| 三明市| 乐安县| 平乐县| 涡阳县| 筠连县| 古浪县| 六枝特区| 平凉市| 迭部县| 德钦县| 清新县| 衢州市| 江口县| 汾阳市| 绥芬河市| 贵德县| 金平| 泽州县| 南平市| 新田县| 龙泉市| 弋阳县| 博乐市|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