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網訊(記者 陳愛玲 趙曉龍)5月14日,成都云陽商會成員抱團來云考察,就現代物流產業園、農副產品電商及配送中心、全域旅游、智慧社區、數智職業學院、房地產開發等項目,與我縣初步達成合作意向。
“對于云陽而言,現代物流項目就是當前亟需業態。”云陽大旅游商貿及交通項目專業招商隊相關人員介紹,近年來,我縣物流業雖然得到一定發展,但還屬于無序階段,物流資源整合度低,物流成本高,成為制約云陽工農業特別是第三產業發展的瓶頸。
“打造立體式現代物流網潛力大、有優勢,必將促進萬州、開州、云陽等區縣協同發展。”云陽籍的成都企業家認為,家鄉云陽位于三峽庫區腹心地帶,隨著渝東北城市群抱團發展快速推進和云陽“三橫一縱”縣域高速交通骨架網絡的形成,建設現代物流產業園,創建更加專業、集群化的現代物流體系,形成綜合、高效、便捷的社會服務網絡,對于云陽擴大對外開放力度、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
有強烈的合作意愿基礎,政企“聯姻”水到渠成。考察當晚,縣招商引資服務中心根據縣上的要求,立即分解任務,下發交辦通知,對接招商組團,開展“一對一”專業化服務,精準跟進后續對接工作,最終促成多個項目進入實質性合作階段。
商會“搭臺”,企業“唱戲”。近年來,云陽狠抓異地商會成立工作,通過搭建平臺、組建招商團隊,為企業尋找商機、提供溫馨服務,助推企業落戶云陽,實現政企合作共贏,推動經濟發展。
招商前,招商組團要認真研究分析縣情,摸清自己“有什么”,確定“招什么”,找準資源與項目優化配置的“對接點”,圍繞產業鏈條完善、城市功能定位等精準招商,真正確保來云企業發展有空間,施展有舞臺。
招商時,各招商組團要精心準備,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贏得對外招商口碑,擴大名聲與影響,真正將云陽形象刻印在客商的心中,讓企業愿意來、留得住。落戶后,云陽發揮“店小二”精神,對落戶的企業設立跟蹤服務臺賬,細化責任,落實到人,及時對企業開工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積極協調解決企業實際困難,落實“保姆式”精準服務。
“招商貼著商家走,服務圍繞商家干!”在優惠政策方面,云陽也十分給力。落戶云陽的企業可享受西部大開發、重慶直轄、城鄉統籌、三峽庫區優惠政策疊加。此外,縣政府還設有股權基金,對重大項目實行“一事一議”“一企一策”,更有利于企業做大盤強。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歸。目前,誠信杭蕭鋼結構、彩納新材料、光學鏡片鏡頭及組件產銷研、精展模具……一家家企業先后落戶云陽,一個個項目竣工投產,為推動縣域經濟實現新跨越作出了突出貢獻。
據數據顯示,2019年全縣新簽約269個項目,協議總投資302.98億元。其中,鄉鎮(街道)共簽約項目215個,協議資金53.22億元。截至今年4月,已開工建設258個項目,占總項目的95.9%;已建成投產212個項目,占總項目的79%。今年1至4月,全縣各鄉鎮(街道)、招商責任部門共簽訂招商引資正式合同129個,協議總投資55.61億元,落地資金32.1億元。目前在談項目266個,預計總投資近395.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