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良智在調研主城“四山”保護提升工作時強調
持續鞏固提升綜合整治成效 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羅靜雯)4月24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前往北碚區、江北區和渝北區,調研主城“四山”保護提升工作,并召開現場推進會。他強調,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持續鞏固提升綜合整治成效,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范作用。
市領導陸克華等參加。
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開展以來,唐良智多次前往縉云山督促指導整治工作。一年多來,累計拆除違法建筑8萬多平方米,實施生態修復面積57.7萬平方米,對400多戶原住居民實施生態搬遷,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縉云山黛湖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及生態修復項目,采取違法建筑拆除、濕地治理、水生植物及喬木栽植、濱水棧道及人行步道建設等措施,極大地提升了生態環境。唐良智表示肯定,他強調,要繼續把縉云山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擺在重要位置,履行好工作職責,當好生態衛士,統籌“區內區外、山上山下”,加快系統梳理、整體實施,引導群眾繼續支持配合,全面徹底整治干凈,真正還群眾一個公共生態空間。主城各區要對照先進,久久為功,扎實推進城市提升各項工作,在“四山”保護提升方面做到“一山更比一山好”,努力營造干凈整潔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業宜居宜游的城市環境。
縉云山生態環道全長64.5公里,是縉云山綜合提升的重要項目之一。在北碚區示范段項目現場,唐良智強調,要堅持規劃引領、全域統籌,注重與科學城聯動發展,強化北碚、璧山、沙坪壩、江津等區域協同,優化產業、交通、應急等功能布局,推動農旅文商深度融合,切實把生態環道建成生態屏障路、景觀旅游路、產業提升路、消防救援路。北碚區梁灘河畔的大磨灘濕地公園里,平潭懸瀑,水草豐美。唐良智來到這里實地察看,他說,水是濕地的靈魂,要保護好濕地生態,深入推進梁灘河“三水共治”,加快實施截污納管、河道清淤、生態修復等工程,持之以恒推動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鐵山坪森林公園坐落于銅鑼山脈,有“重慶最美森林氧吧”之稱。新修建的峽江觀景步道綠樹成蔭、花木扶疏。唐良智一路沿步道巡林,察看林相改造情況,在觀景平臺上遠眺銅鑼峽,詢問林長制建設、森林防火等情況。他強調,森林資源是我們的寶貴財富。要扎實推進林長制試點工作,完善四級林長制責任體系,加強森林資源監管與執法能力建設,切實保護好森林資源。要做好山地生態公園規劃設計管理,注重植物搭配、色彩協調、疏密有致,彰顯山水自然之美。唐良智觀看了森林防火演練。通過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應急部門能在森林火災發生15秒內就監測到火情,并立即采取應對措施。唐良智對此表示肯定,他強調,要進一步提升綜合防災能力,加大宣傳力度,增強群眾森林防火意識,全力預防森林火災隱患。
銅鑼山曾是碎石建材供應基地,在渝北區域采石場全面關閉后,留下了40多個廢棄礦坑。近年來,經過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配套綜合整治,昔日的廢棄礦坑逐漸成為景致迷人的礦山公園。唐良智察看礦山生態修復情況,詢問次生災害防治、植被恢復、水環境保護等情況。他說,礦山生態修復是系統工程,要規劃先行、科學治理,因地制宜、系統實施,努力做到保障安全、恢復生態、兼顧景觀,把廢棄礦山建成老百姓身邊的美麗公園。
調研中,唐良智還察看了渝武高速縉云山出口綜合整治和縉云村有關違法建筑整治工作。
唐良智強調,縉云山、中梁山、銅鑼山和明月山是重慶重要的生態屏障。強化“四山”保護提升,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對于保護自然、保障民生,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市實施“四山”保護提升以來,整治違法建筑400余萬平方米、違法占用林地耕地8000余平方米,對整治區域進行了覆土復耕復綠,相關工作成效明顯。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戰略站位,扎實抓好“四山”保護提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切實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行動上。要鞏固整治成效,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空間管控,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以釘釘子精神抓好生態環保問題整改,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全方位保護好“四山”自然生態資源。要推進提檔升級,完善“四山”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森林綠化和精細化管理,豐富季相林相色相,建好山城步道,推進坡坎崖綠化美化,打造精品景區,因地制宜發展休閑游憩和運動健身功能,營造“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和諧畫卷。要在保護好生態的同時保障好民生,有序實施生態移民搬遷,發展綠色產業,完善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努力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有機統一。
主城各區、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