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陳國棟)巴山蜀水,手足情深。4月21日下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渝召開。會上,四川與重慶簽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據悉,此次簽署的協議,是川渝兩地簽署的首個人才合作協議。雙方表示,此舉必將開創兩地人才發展的新局面,意義重大。
共同打造人才集聚中心和人才高地
雙方一致認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全局和長遠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川渝兩地包括人才發展在內的各項事業帶來重大機遇,也是需要雙方共同擔當的責任和使命。
根據《協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的目標是努力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端人才集聚區、產才融合發展示范區、青年人才薈萃區和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區。
在人才政策協同方面,雙方將共同爭取國家人才政策改革試點,協同開展人才制度和政策創新,實現步調一致、同向發力,健全綜合競爭力強的區域人才政策體系;
在人才資源共享方面,共建共享人才招引聯絡、信息網絡、人才數據庫等資源,協同開展全球高端人才延攬,開放共享科技、教育、產業等優質資源平臺,協同推動人才培育,促進人才高效集聚;
在人才平臺共建方面,共同爭取在雙城經濟圈布局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及重大科技項目,聯合申報國家重點項目,開展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建成區域協同創新體系;
在人才市場相通方面,推進人才資格互認、人才市場準入、人才統計標準、人才服務保障等方面貫通,組建區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聯盟,促進區域人才合理布局、有序流動;
在人才活動聯辦方面,協同舉辦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大人才活動,開放共享人才論壇、干部培訓、專家研修和創新創業大賽等人才平臺,互學互鑒活動經驗,充分激發區域人才活力。
著力推進落實4個方面13項重點任務
為推動人才協同發展走深走實,雙方將著力推進落實4個方面13項重點任務。
雙方將共同爭取中央國家部委和有關單位支持。共同爭取選派國內高端人才到雙城經濟圈引領建設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高等學校、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常態開展“院士專家川渝行”等活動。共同爭取中組部從全國范圍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雙城經濟圈掛職任職,選送干部人才到中央國家部委、高校、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和東部發達地區鍛煉。
在推進政策制度協同方面,開展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理論研究,在省市“十四五”規劃、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中專章制定人才協同發展內容;建立區域一體化的人才評價制度,分級分類推動雙城經濟圈高層次人才評價、職稱、技能等級、外籍人才居留等方面互認;建立人才公共服務共享機制,推動“重慶英才卡”與四川“天府英才卡”對等互認,在戶籍遷徙、安居置業、創業扶持、市場開放服務等方面對等共享,推進社會保險服務協同,教育醫療資源合理共享。
在協同開展引才育才方面,編制發布雙城經濟圈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共建川渝籍在外高端人才數據庫,組團參與重慶英才大會、中國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談會、蓉漂人才日等重大引才活動,共同策劃引才引智和宣傳推介,協同開展全球高端人才延攬;推行院士專家產業園、工作站和周末工程師等柔性引才用才模式,按規定兼職兼薪、按勞取酬,促進區域優秀人才資源高效利用;參照中組部“西部之光”“博士服務團”等做法,開展百名優秀年輕干部互派掛職計劃,實施教育、醫療等領域專技人才、高技能人才互派交流,引導人才向兩地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共享兩地專家服務基地、國情研修基地和干部人才培訓資源,聯合開展專家人才研修交流活動,促進跨區域合作和跨界交流。
在搭建協同發展載體方面,綜合推進省(市)校、地區、校校、企企、校企等層面人才合作,組建高校、院所、產業等人才發展聯盟,發揮科協、僑聯、智庫等各類組織作用,鼓勵和支持區域內開展寬領域、立體式、項目化人才合作;支持區域內高校、院所、園區、企業等開放共享產學研平臺,推動科研資金跨省使用、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支持兩地人才聯合申報國家重大項目,鼓勵兩地人才聯合或在異地開展科研、教學、成果轉化等活動;推動建立規范、統一、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組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聯盟,大力發展專業性、行業性人才市場;打造雙城經濟圈人才信息平臺,打通四川重慶人才工作網、人才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建設并共享區域高端人才智庫和數據平臺,開放高端人才重要信息跨地區查詢,推動雙城經濟圈人才誠信體系建設。
強化“一盤棋”思想 “開展工作時都想到彼此”
與會的川渝兩地干部紛紛表示,自古巴蜀是一家,川渝推進人才協同發展有歷史基礎、有獨特優勢、有戰略機遇,將為人才交流合作提供廣闊空間。建議按照川渝黨政聯席會議部署,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全面推進各項工作。
會上,四川方面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協議》既定的事項,下來進一步細化,抓好落實。他建議雙方抓住國家政策出臺前的窗口期,共同向中央及相關部委溝通匯報,力爭獲得最大支持。“建議我們兩地在開展人才工作時,都想到彼此。”
重慶方面有關負責人表示,將認領《協議》任務及近期重點推進工作,成立專班、明確專人、細化方案、把握節點,機制化、政策化、項目化、事項化推進,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重慶人才工作相關職能部門,各有關區縣、高校、院所將與四川有關方面主動對接,加強互動,講好雙城經濟圈的好政策、好平臺、好環境,共同營造人才‘近悅遠來’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