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云陽網訊(通訊員 黃舟)咯咯咯咯,咯嗒……”4月20日,在石門鄉石門社區劉興春的養雞場里,有的鷂雞在雞舍里“養精蓄銳”,有的在圈舍外悠閑地踱步,有的在濕地上放聲“高歌”,熱鬧非凡。
看著眼前的情景,養殖戶劉興春卻高興不起來:“受疫情影響,禽類市場低迷,鷂雞銷售成了問題。年前年后斷斷續續銷售了2000余只,目前尚有千余只雞急尋‘婆家’。”
鷂雞屬優質的蛋肉兼用型品種,生長期4至6個月,成年公雞體重2至3公斤,母雞2公斤,肉質細密,嬌嫩鮮美,不失為佳肴珍品。
“鷂雞到2.5公斤左右就‘成人’了,千多只雞一天要吃掉玉米75公斤以上,口糧錢就要花費200多元。不早點‘嫁’出去,喂起有些遭不住了!”雖然頂著很大的壓力,但劉興春談起“養雞經”,依然話語詼諧,這與他積極樂觀的性格是分不開的。
![]() |
這幾年,劉興春靠養殖蘆花雞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領頭雁”。2014年他被評為貧困戶,硬是靠韌勁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闖出一條致富路。他走訪養殖專業戶,討教了一些養殖訣竅,利用自己房前屋后及周邊的20余畝山林,建起了自己的養雞場。2018年年底,900多只雞銷售一空,收入6萬多元,除去成本,純利潤有2萬多元。嘗到了養殖的甜頭,劉興春開始擴大養殖規模,年出欄4000余只。
劉興春的蘆花雞主要銷往奉節、巫山等地的農貿市場及景區,他還通過農村電商渠道進行銷售。雞的品質也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他致富不忘鄉鄰,免費為貧困戶分享養殖經驗,定期開展技術培訓,養殖大戶不斷涌現,帶動像柯成剛、吳清明等村民共同致富。2017年,劉興春還被評為重慶市扶貧開發工作先進個人。
![]() |
“我相信這些困難只是暫時的,我一定會撐過去。請黃老師也借助媒體幫忙宣傳一下!”談及眼前困難,劉興春并沒有退縮,他說要是能把1000余只鷂雞銷售出去,還準備去重慶選購4000只雛雞來喂養。
劉興春給筆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目前市場價格,鷂雞44元/公斤,平均每只2.5公斤,不刨去成本,不計人工,1000只雞可獲利110000元。“來年又可以大干一場了!”
歡迎單位和個人選購鷂雞,劉興春聯系電話:15223793369 地址:云陽縣石門鄉石門社區3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