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數字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 />
線上超市、無接觸送餐到家等服務,讓市民不出門就能“應買盡買”;智能化“無人工廠”讓生產線24小時運行;使用5G網絡操作的無人機為農田精準灌溉……疫情防控期間,隨著大數據智能化、5G網絡、區塊鏈等智能技術廣泛運用,重慶數字經濟跑出“加速度”,激發出更大活力。
大數據智能化
助企業數字化戰“疫”
疫情之下,企業對于少人化、無人化的人工智能生產應用需求更為迫切,大數據智能化在企業數字化戰“疫”中發揮出關鍵作用。
2月中旬,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市經信委組織金蝶、用友等19家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免費提供74項應用服務,引導企業分類運用工業互聯網解決復工復產問題,助力企業數字化戰“疫”,推動企業“上云上平臺”。
金蝶軟件重慶公司推出的“金蝶云星空”產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已有涪陵榨菜等上千家企業使用。企業管理者可通過該平臺,對企業采購、物資、物流、生產等環節進行遠程管控。
“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的各項服務,可有效解決疫情防控下的企業復工復產難題。”用友科技公司智能制造專家李光銳表示,在用友精智工業互聯網平臺上,生產智能設備的企業可以清楚地查看其設備在任意區域的運行狀況,如開機、產能、數據傳輸、設備狀態等都呈現在平臺屏幕上,讓人一目了然。
3月下旬,由市商務委攜騰訊云創立,以數據化管控為主、運用大數據技術動態掌握城市物資供應和服務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的大數據平臺——“復工復產數字化平臺”上線,為企業和政府部門架起數據溝通的“橋梁”。
目前,全市7800多家商貿及涉外企業復工復產運行情況等即時數據,都能在該平臺上呈現,為疫情防控下的全市商貿經濟發展分析預判、商貿政策研究等提供數據支撐。
騰訊云行業總監羅彬迅介紹,該平臺為全市商貿智慧化管理搭建了“骨架”,各區縣及企業只需通過平臺填報系統填報復工復產數據,騰訊云即可自動統計生成每天全市商貿企業復產復工日報告。
“這次疫情將深刻改變制造業及服務業發展方式,促進大數據智能化成為更多企業的選擇?!笔薪浶盼?、市商務委負責人均表示,接下來,我市將加快推動智能制造、大數據技術等普及應用,實現網絡化協同生產、設備遠程管理運維等,讓更多企業在降本提質增效的同時,轉變管理方式、生產方式和企業業態,提高應對疫情防控等緊急情況的能力。
年內建設3萬個5G基站
實現區域全覆蓋
提速5G網絡建設,實現其產業化、商用化,是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應有之義。
3月25日,一駕5G網聯植保無人機在市農業科學院科研基地試飛,成功為30畝試驗農田提供集成無人機植保、遙感大數據和農業大數據于一體的高效飛防服務和精準農業服務。
“這是重慶首個5G網聯無人機植保項目在智慧農業領域成功落地應用的案例?!敝袊苿又貞c公司負責人介紹,這架5G網聯植保無人機由中國移動重慶公司、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和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聯合制作,作業效率達到300-400畝/天,是人工作業的20倍。
從外觀看,這架5G網聯植保無人機和普通無人機并無明顯差別。然而,通過5G網絡“加持”,它被賦予更多“超能力”——譬如其飛行軌跡、態勢數據等可通過5G網絡實時回傳至中國移動5G網聯無人機管理運營平臺,從而實時監控其飛行狀態;依靠它和衛星遙感技術采集的農業信息,平臺能夠智能動態分析監測區域的作物情況,對作物的實時苗情、環境動態和分布狀況等進行宏觀估測。
5G網聯無人機植保試飛成功,只是5G應用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賦能的一個例子。
“近年來,我市積極開展基于5G的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智能網聯汽車、超高清視頻和遠程駕駛等應用示范并取得成效?!笔型ㄐ殴芾砭重撠熑朔Q,在5G應用示范帶動下,遠程診療、4K直播、在線學習、遠程辦公等應用加速普及,生產生活變得越來越“智慧”。
數據顯示,去年全市建成5G基站1萬個,約占全國的8%,躋身國內5G建設“第一梯隊”;今年以來,全市現已建成約3000個5G基站;未來3年內,我市將投入300億元以上,建設10萬個5G基站,其中今年將建設3萬個5G基站,實現區縣城市重點區域5G網絡全覆蓋。
“在加快建設5G基站同時,我市還將開展各類示范試點,推廣5G網絡應用?!笔型ㄐ殴芾砭重撠熑送嘎?,今年我市將持續推廣AR/VR、4K/8K、賽事直播、游戲娛樂和虛擬購物等5G應用,推動“5G+衛生健康精準扶貧”“5G+工業互聯網”“5G+車聯網”等協同發展。
成立區塊鏈聯盟
按下應用創新“加速鍵”
加快區塊鏈技術應用創新,則是當前我市推動全市數字經濟發展的另一動力。
3月上旬,來自國家外匯管理局重慶外匯管理部消息稱,全市20家使用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的銀行試點一年以來,累計為市內24家企業辦理服務貿易付匯5636萬美元,發放出口貿易融資款項4.6億美元。
重慶外匯管理部負責人表示,跨境區塊鏈平臺的最大優勢是通過數據共享簡化流程,讓數據替代人員“跑路”——通過跨境區塊鏈平臺,不僅實現服務貿易跨境付匯全程線上辦理,還可實現貿易融資全程在線快速辦理。如2月中旬,市內某企業因疫情影響無法及時收回貨款,于是向建行重慶璧山支行提出貿易融資需求,該行通過跨境區塊鏈平臺快速核實其貿易真實性后,及時放款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為持續加快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商貿、物流等行業的應用,重慶通過抱團發展的方式按下“加速鍵”。
4月14日,由市大數據發展局聯合渝中區政府發起,與浪潮、IBM、華為、中國移動等110余家企業共同成立重慶市區塊鏈應用創新產業聯盟。
“廣泛性、專業化、多合作,是聯盟的三個特點。”市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景根元表示,由11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組成的產業聯盟涉及面廣;在專業化方面,聯盟將發揮各成員單位優勢,為全市區塊鏈企業建立交流、合作、創新、應用等方面的開放環境。另外,聯盟還將促進政府部門、企業及社會組織協同聯動合作。
此外,重慶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渝快鏈”也同步發布,將依托浪潮集團區塊鏈平臺,提供區塊鏈引擎服務和區塊鏈開發服務,并通過全國區塊鏈應用創新大賽等渠道,建立“云+鏈”架構,實現互聯互通、創新融合,推動全市區塊鏈產業創新。